打這種球,需要選手非常拼。

王超已經猜到林梓君會很拼,但他沒想到林梓君會拼到這個地步。

事實上,在看到林梓君的賽前採訪時,王超就已經意識到,林梓君變了。

以前的林梓君絕不會當眾說這些話,更不可能當著全世界的面挑戰另一個人。

那時候的林梓君連跟陌生人說話都臉紅,害怕被關注,害怕被討論,更害怕陷入漁輪,他恨不得做個隱身人、小透明。

但現在林梓君主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關注,只為給自己造勢,順便給自己的決賽對手施壓。

這已經是一種對於“勢”的粗淺運用。

如果一個人敢在公眾場合旁若無人的開口,只能說明他臉皮厚了,但如果他敢當著全世界暢所欲言,渾不在意其他人會有什麼反應,那就證明他獲得了心靈的自由,變得無拘無束,而這種感覺,對於比賽的發揮,其實是有極大增益的。

這個道理,連王超自己剛穿越過來的時候都還沒完全領悟,直到他與朱鼎在乒超的絕世一戰,他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耿帥扒光衣服,羞憤欲死之下才隱隱悟到了這一層。

後來他就變了,他在t2上第一次面對林梓君時,為了贏球,他直接效仿張本狂,狂吼亂叫試圖破壞林梓君的心態,並因此被現場球迷一致反感,當場喝倒彩,形成千夫所指的局面,但他一點都不在乎。

正因為心靈獲得了自由,所以他在後來的所有比賽中,都能保證絕對的心情平靜,不受外界干擾,無論主場還是客場,無論耳邊是別人的喝彩聲還是起鬨聲,無論局勢是優是劣,他都能保證發揮出最好的狀態。

所以他的技術穩定性才會高到現在這個地步。

現在的他甚至在聽到張本狂的天賦“聲威”吼聲後,一點感覺都沒有。

正因為深知這種心靈的放飛有多珍貴,所以王超才在看到林梓君的採訪後,第一時間意識到林梓君變得很可怕,並迅速調高了對於林梓君危險程度的認識。

但此刻第一個球打完,王超發現自己的思想還是保守了。

林梓君再次發球,依然是短下旋。

王超依然回擺,這一次稍稍與第一個球不一樣的是,球的落點不在球檯近點中央,而是球檯近點偏反手位。

林梓君依然沒有半點猶豫,直接趨身上前,一個暢快淋漓的反手臺內擰。

“噗”的一聲,球砸在球網上,兀自旋轉,與球網摩擦出哧溜溜的聲音,最終仍然沒有爬過網去。

1:1,林梓君搶攻自殺,王超扳回一分。

看臺上一片“唉”聲,觀眾們普遍感到遺憾,因為他們很想再次看到這種不講道理的極限搶攻球。

場館上方大螢幕上的鏡頭在此刻迅速分成左右兩半,分別呈現出王超和林梓君的表情特寫。

導播是挺會搞事情的,但很可惜,雙方選手錶情都很平靜,就像是剛才那個球根本不是他們打出來的一樣。

“這才合理。”何敬平對孫天龍笑道。

孫天龍卻只“嗯”了一聲,目光依然緊盯著賽場,顯得極為專注。

他能坐在這個位置,是王超和何敬平兩人一起說服他的,他是非常有責任感的男人,既然王超破例請他做場外指導,他就一定要儘量把林梓君觀察清楚,給王超提出最有價值的建議。

但何敬平這句話他是認同的。

剛剛林梓君那個球誰也沒料到,但在打完之後他和何敬平都表示理解。

本質上無非是搏殺而已,只是林梓君搏得比較兇罷了。

但既然是搏殺,那就依然有成功率的問題。

在王超回球如此精準的情形下,如果林梓君兩個球都能搏殺成功,那這場球恐怕會相當艱難。

但他既然成了一個,自殺一個,那一切就還屬於正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