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小東開局發短下旋自然不是故意要害侯西甲,也不是故意不按孫天龍的吩咐打。

事實是,這場球,孫天龍對範小東的叮囑與上一場對林笠的叮囑如出一轍,他讓範小東第一局憑本能打。

這不是不負責任,而是繼續繼承王陸的大智慧,閉上眼睛用一頓不過腦子的王八拳,來打亂王超賽前對範小東的所有預測。

實際上這一招是有效的,因為王超賽前確實是分析過範小東的,根據兩人上次交手的全過程,結合兩人在實戰中彼此的優劣勢,猜測出一個對方大概的戰術佈置。

正如孫天龍猜測範小東會偷長,王超也推測範小東會偷長。

但當範小東憑本能打球的時候,他下意識發了個短下旋。

這說明他本質上不是一個喜歡玩花活的孩子,他年紀小,心思簡單,功底深厚,天賦超強,所以從一開始在蓮城的小球館裡學球時,就已經習慣了打基本功。

短下旋正是基本功的代名詞。

王超雖然意外,卻不至於受影響,穩穩的擺短過去,落點在對方的球檯中央近點。

打範小東他是有心理優勢的,一方面他是看著範小東成長起來的,不擔心範小東藏什麼超級大招,另一方面他曾經贏過,本身就證明綜合實力在對方之上。

所以,即便外界普遍認為白峰林笠都已過氣,範小東才是王超未來最大的敵人,但王超自己卻覺得範小東其實是更好處理的。

他不急,既然範小東發短下旋,那他就正面應戰,主動鬥短,看看究竟誰先變招。

範小東擺短。

王超擺短。

範小東再擺短。

王超再擺短。

這個球很有意思,實際上乒乓球所有的職業對局,在鬥短方面都有一個比較默契的潛規則:當雙方不夠了解時,會用這種方式來互相試探,但當雙方比較瞭解後,就極少有繼續頭鐵鬥短的。

因為臺內小球處理這件事情,它相對其他技術來說,是比較不容易發揮失常的,也就是說,同樣的兩個選手對陣,誰的臺內球更好,其實是比較恆定的。

所以理論上說,範小東不應該繼續擺短,他應該撇底線,調動大角度,或者搶攻,畢竟他上次交手已經明確知道自己鬥不過王超。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還是因為孫天龍讓他第一局打直覺。

範小東性格中有霸氣的一面,不是林梓君那樣的乖寶寶,否則球風也不會充滿了暴力壓迫性。

但是他家教很好,並不是那種動不動就想要特立獨行彰顯獨特性格的刺頭,相反,他很聽話。

他決定第一局認真遵守教練的命令,按照自己的本性打基本功球。

基本功,那可不就是鬥短咯?

畢竟他鬥短又不差,比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好。

雖然比超哥略差,但是龍哥一再強調過讓我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的。

範小東其實也不知道憑感覺打的精髓到底在哪兒,但他除了聽話之外,跟白峰和林笠還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年紀小,得失心不重。

他不怕輸,也不在乎能不能拿牌,他才15歲,連興趣愛好都還沒定型,很多時候,他更在乎的是球場上的各種新鮮感受,而不是輸贏。

所以硬著頭皮,用一種明知鬥不過卻還要斗的心態去打球,對他來說,其實是相當好玩的,而能在世界大賽的關鍵時刻用這麼任性的方式打球,還是主管教練許可的,這就更是好玩中的好玩了。

奉旨亂打,這種事情其他隊友一輩子都遇不到吧?

額,當然,還有一點,是因為秦華昌不再盯著他了,也不再拼命灌輸“必須一場不輸”這樣的概念了,讓他由此小小的放飛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