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爆發。

王超出道至今的戰績無疑是很誇張的,他已經不知不覺創造了多項個人記錄,而實際上,有一個關鍵點是很多人都沒意識到的:王超在歐洲球迷眼裡的關注度,是要超過華國內部球迷。

原因也很簡單,在國內球迷看來,王超雖然無往不勝,但充其量也就是跟其他大魔王差不多,畢竟國內大魔王太多,大家已經習慣了,口頭上雖然驚歎,實際上對於勝利卻是比較麻木的,也唯有那些深度關注比賽細節的球迷,才會知道每一場球的勝利都來之不易,而大多數雲球迷則一直覺得:乒乓球比賽是必須贏的,贏了是理所當然,輸是天理不容。

但歐洲球迷不一樣,他們作為挑戰者,多年來始終懷揣著一個屠神的夢想,並且這種情緒在去年七月份左右的時候達到了最高潮,因為那時候華乒主力層連續落敗,就連孫天龍都掉了鏈子。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認為,王超出道的這一年,正是歐洲乒壇最有活力、最有信心、最有激情和勇氣的一年。

可是從去年七月份之後,歐洲人的激情和信心就開始一次次遭遇深重打擊。

先是孫天龍恢復狀態,對此歐洲人表示可以理解,畢竟輸給孫天龍不丟人,而且孫天龍明顯快退役了。

然後羅九完成超進化,對此歐洲人表示依然可以理解,畢竟算算時間,華乒也該出下一個大魔王了。

可是緊接著,王超就在t2上打出了很多場名局,正式走入歐洲球迷眼中。

對於王超的崛起,歐洲人是不能接受的,他們認為從時間上看,華乒下下個大魔王還沒到出世的時候。

但那時的歐洲人還沒有太慌,因為他們覺得,王超也未必就是個大魔王,或許只是個異世方仲永呢?

但今年二月份的港區公開賽,徹底擊碎了歐洲人的僥倖。

在這次公開賽上,華國老將集體掉線,王超臨危受命,單人匹馬殺入八強,並在歐洲教練大聯合的瘋狂針對下,連破歐洲三大乒乓強國的三名代表性選手,硬是一騎絕塵,火中取栗一般拿下了最終的冠軍。

這場球之後,王超在歐洲球迷眼中的重要性和吸睛程度,就已經隱隱與孫天龍並駕齊驅了,更是直接超過了去年年終總決賽拿下重量級冠軍的羅九。

還是那句話:他們可以接受羅九成為大魔王,因為羅九27歲了,但他們不能接受王超成為大魔王,因為王超才18歲。

伱可以再欺負我4年,但你不能再欺負我12年啊!

人生才有幾個12年啊?

那時候歐洲球迷就已經快要爆發了,急需一個發洩情緒的洩洪通道,如果當時秦華昌開直播,他們很有可能也會像現在這樣,迫不及待的衝進來聽秦華昌講課,只為了從根本理論水平上提升自己,擺脫這種被壓制到暗無天日的絕望感。

但當時出了個岔子,混雙入奧,極大的轉移了歐洲球迷的注意力,也讓世界乒壇找到了另一條有機會超車的賽道。歐洲人開始覺得,原本陰霾重重的天空露出了一條縫,可以鑽一鑽。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屬於全世界球迷的狂歡僅僅持續了一個月。

實際上這個月內奪冠的依然是華乒,只不過緋聞組合在奪冠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實力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導致各國選手都認為很有機會,並且產生了“小輸當贏”的可恥思想。

可是第二個月,消失很久的王超再次出現,組成唐朝組合,用一種與緋聞組合截然不同的混雙打法,碾壓式的戰勝所有對手奪冠。

那一刻世界乒壇是絕望的。

而最想挑戰華乒的歐洲乒壇,則被王超這個本身就敏感的人物觸動了自己身上最敏感的那根神經。

“這世道到底還有沒有活路了?大家剛找到混雙這條新路,大家都還在修車,還沒正式上路,你們就直接在終點等著了嗎?”

這樣的情緒持續到德意志公開賽,已經醞釀到了極限,然後敏感的歐洲球迷們更加憤怒的發現,狗日的王超這次居然身兼兩項了,他tmd在玩壞了混雙之後,居然連男單也不放過!

他們憋著氣往下看,眼睜睜看著王超暴打隊友白峰和林笠,暴打伊川迷馬和泥窪孝希,他們依然覺得有機會,因為混雙中的金達萊國組合是最後的救命稻草,而男單中的虎克是另一根救命稻草。

然後金達萊國組合就像脆弱的瓷器一樣被王超直接打穿了。那位幾乎成為世界乒壇女性新偶像的車宋昕小姑娘,直接被打的懷疑人生,眼神呆滯,在退場的時候腳步虛浮,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也不知道下個月還能不能繼續參賽。

歐洲球迷們在這一刻終於崩潰了。

他們必須要現在、馬上、此刻、立即找到提升自我的方式,或者擊敗華乒的方式,他們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指導,需要把球看得更明白,需要更深入的搞清楚華乒選手打球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他們跟其他國家的選手到底有哪些根本上的區別。

這個問題羅爾斯科夫是回答不了的。

能回答的,唯有前華乒第一名帥秦華昌。

正好,秦華昌在開直播。

那麼就算天上下刀子,老子也要去現場聽課!

對此,一向自詡華乒外第一名帥羅爾斯科夫又是怎麼看的呢?

“大家都是世界名帥,誰比誰差啊?”

“我羅爾斯科夫就算憋死,就算以後再也帶不出一個好選手,就算一輩子搞不懂混雙怎麼打,我也不會去他直播間看上一眼!”

在發完脾氣後,羅爾斯科夫稍稍平息了一下心情,整理了一下微皺的領帶和西服,轉頭低聲叮囑自己的助理:“去論壇上盯著點,如果有帶字幕翻譯的直播影片,第一時間傳到我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