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賢再次調整了心態。

他在五秒鐘前略微急躁了一下,隨後背後就出了一身冷汗,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很危險。

所以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急躁情緒徹底扼殺,重新恢復了最初波瀾不驚的平靜態度。

他陪王超慢慢削球。

越削,就越覺得王超這個少年有點可怕。

他還從未見過一個擺短擺得如此滴水不漏的人。

要知道,以他此刻的削球造詣,即便是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削球,都可能包含著完全不同的力道和旋轉,但無論他怎麼變,王超都能把球擺回來,而且是擺到幾乎完全一樣的位置。

既不偏左,也不偏右,就在正中間,那條看不見的中軸線附近。

因為偏左就可能被強行反手擰,偏右則可能被強行正手挑打,唯有中間位置,才是對方沒辦法起板的。

於是朱世賢也削的越發穩定了。

小球慢慢的飛過來飛過去,每一次的落點幾乎都壓在那條看不見的中軸線上,不知不覺,又是半分鐘過去。

觀眾們已經看得開始打哈欠,有低低的起鬨聲從四面八方傳來。

吉川大木一肚子火,很想衝過去強行終止比賽,但是考慮到這是現場直播,考慮到國際影響,以及本國乒協為了舉辦t聯賽而付出的那些成本,他終究不敢亂來。

至於圍觀的參賽選手們,則與普通觀眾的心情完全不同。

他們很緊張。

當這個球的回合數越多,他們就越緊張,因為這種臺內短球的戰鬥,從某種意義上說,與中遠臺相持球其實是有相似之處的。

中遠臺相持,比的是身體強行發力下的平衡性和連續性。

而臺內鬥短,比的是手腕和手臂在精細控制下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兩者都如繃緊的弓弦,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一旦崩斷,表現出來的是某個選手拉球出界。

而後者一旦崩斷,表現出來的則是某個選手回球嚴重失誤,或冒高,或出界,或下網。

所以王超和朱世賢現在,看似可以玩到天荒地老,但是那根看不見的弓弦其實已經越繃越緊,到了隨時會斷裂的地步。

這時候,王超回球忽的有了一絲絲的冒高。

看上去就像是在高強度的連續控球后終於在發力細膩度上出了些小瑕疵。

這算是一個破綻,但是破綻極小,近乎於稍縱即逝,甚至讓人很難分辨這到底算不算是王超的>>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穩定性出現了問題。

但朱世賢敏銳的抓住了這個破綻。

他毫不猶豫的上半身前傾,球拍由水平轉為傾瀉,斜插到小球底部,手腕用力翻轉,猛然一個兇狠挑打。

“啪”的一聲,小球打在球網上,滴溜溜旋轉,因為力量足夠大,幾乎直接爬過網去,但最後仍是功虧一簣,在原地落下。

挑打失敗,王超得分。

比分變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