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伊川迷馬有驚無險的以贏下了第二局,至此,她局比分領先。

前兩局比分一模一樣,但這並不代表兩局的難度也一模一樣,事實上,伊川迷馬此刻的表情漸漸鄭重起來,&bsp&bsp與她第一局時喜笑顏開的模樣大不相同。

她是個心裡藏不住事兒的性格,贏球的時候臉上會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又因為長相有些怪,眼睛有些上翻,容易露出眼白,所以這笑容落在導播的鏡頭裡,&bsp&bsp經過放大之後就被球迷們解讀出了種種複雜的意味,國外球迷多半隻是覺得她很奇怪,但總體上還是支援她的,&bsp&bsp畢竟,人們總是同情弱者,除了抖之外,正常人都希望勇者能夠戰勝惡龍。

但華國球迷對她的種種猜測就比較惡意了,或許是因為她真的對華國女乒造成了威脅的緣故,華國球迷們看到她的笑容會本能的反感,總覺得她是邪惡的。

又因為她總是在優勢的時候笑,所以給人一種得意洋洋、小人得志的感覺,於是華國球迷普遍對她滿懷惡意,最初只是評判她的打法劍走偏鋒難登大雅之堂,到後來開始評判她的容貌,&bsp&bsp她的動作,她的一言一行,全都被放在放大鏡下觀察。

“笑,&bsp&bsp笑,笑你麻痺。”

“讓她笑,待會兒打得她哭都哭不出來。”

“哈哈哈,&bsp&bsp大頭伊川回家了。”

“哈哈哈,&bsp&bsp大頭伊川又回家了。”

“哈哈哈,大頭伊川都沒遇到華國選手就被淘汰了。”

“讓你笑,讓你t笑,還笑得出來嗎?給老子哭!”

類似這樣的言論,最近大半年來可謂甚囂塵上,比比皆是。

事實上,這對她並不公平,因為嚴格來說,她也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女孩子而已,作為運動員,性格也沒有那麼複雜,只是不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照顧他人的情緒罷了。

但這種事情就真屬於沒辦法了,畢竟人心是不可控的,而華國櫻花國泡菜國的網路普遍充滿戾氣,也可以看出大家在民族榮譽感這一塊確實很容易走偏,過猶不及,變成狹隘民族主義。

無論如何,&bsp&bsp看到伊川迷馬的笑容不再,螢幕前的華國觀眾們普遍感到很解氣。

等到第三局開始,&bsp&bsp湯圓圓調整了戰術。

她開始更多的退臺,用縱深來破速度,這思路與今天上午米歇爾打高明遠本質上是一樣的。

但奇葩之處在於,米歇爾人高馬大,又是男人,他可以這麼幹,可湯圓圓也就一米六出頭,一個細胳膊細腿的小姑娘,居然也這麼幹。

最神奇的是,她這麼幹居然有一定的效果。

當她退臺,伊川迷馬連續幾次強攻都沒能打死她,反倒是被她找機會強行拉出幾個中臺的前衝弧圈球,然後伊川迷馬這套打法最大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

伊川迷馬確實不擅長旋轉,面對湯圓圓完全發力之下過於強烈的旋轉,她用球拍正面的反膠根本化解不了,被迫出現了很奇怪的走位,強行用反手生膠去彈擊這種球。

然而彈擊玩的本就是近檯球,這一出臺,彈擊的威力頓時減少了一多半,彈過去的球在沒了速度加持之後,既不轉也不重,湯圓圓找到機會調整身位,連續來了幾次正手爆衝,連續得分。

五分鐘過去,這一局居然打成了平。

這時候無論現場解說還是網路解說們普遍在表揚湯圓圓的打法靈活、意志堅定。

而王超則看來看去只看到了兩個字怪力。

這個小姑娘,如果沒看錯的話,居然td有著怪力天賦。

這也太奇葩了。

王超算得上是“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這一類的人,這也是上輩子當教練培養出來的,所以他還算淡定,但若是把他換成呂飛揚之流,或許這會兒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眾所周知,世界乒壇公認,女子選手是不存在“怪力”天賦的。

不是說女選手就不能有力量,而是在先天身體條件下,她們的力量無論大小,都無法跟常規的男子選手相比,這也代表著,他們其實是無法像男選手一樣打中遠臺正面相持的,一旦球真的到了中遠臺,多半是不發力的拉過去或是削過去,求的只是個上臺率而已。

即便是王超前天陪練時感覺最暴力的華乒小花尹迪和申莎,正手也多半隻是臺內爆衝,一旦到了臺外,依然是隻注重落點,不注重力量。

但湯圓圓此刻正在利用中臺與伊川迷馬的近臺對峙。

當比分變成後,伊川迷馬迅速調整了戰術。

她開始少用正反手強行進攻的套路,而是轉為兩邊大角度迅速調動。

這一戰術很快取得了效果,比分迅速變成。

湯圓圓步伐其實不錯,但畢竟沒有極速,退臺讓她無法護住全臺,當伊川迷馬強攻時,她只需維持在中臺區域就能左右橫移拉球,而當伊川迷馬開始撇左右大角度,她就頓時抓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