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連秦華昌自己都沒意識到,他並不真正瞭解自己的徒弟。

因為他真的是個壞人,而孫天龍真的是個英雄。

秦華昌對華乒是忠誠的,但他的忠誠在於自己本身就與華乒榮辱與共,所以他從來不需要做出選擇,他算計人,算計的是華乒的對手,&bsp&bsp他騙人,騙得也是華乒的對手,他培養人才,雖然為了個人榮譽,卻也正好符合華乒利益。

但他絕不肯像何敬平那樣,為自己的弟子做牛做馬,&bsp&bsp專程去學按摩,&bsp&bsp學做菜,去噓寒問暖,&bsp&bsp照顧生活,甚至偷偷自己貼錢給弟子做食補和藥補。

孫天龍卻有著真正偉大的情懷。

這些年裡,他打封閉猶如家常便飯,每個教練都猜測他會心懷不滿,唯有孫天龍自己知道,他心甘情願。

他每次都主動提出打針,從不讓教練組為難,不是因為他會做人,懂世故,而是因為他真的是這麼想的。

他很聰明,什麼都能看明白,但他也很沉默,很多事情看破不說破。

他早就知道自己和老師不完全是一類人,所以他有很多想法,&bsp&bsp只能告訴老師結論,不能告訴老師原因。

因為一旦說了原因,師徒就會產生隔閡。

譬如此刻。

王超表現得越是驚人,他越是覺得王超需要打壓。

王超這樣的絕世天才,如果太輕易的攫取到足夠多的榮譽,就會早夭。

孫天龍自問不是天才,但他達到了乒壇從未有人達到過的榮譽,他覺得,這全是得益於當年王文棟的打壓。

他永遠記得那煎熬的七年,他無數次從絕望中振作起來,一次次鼓起餘勇,再做突破,他被打擊得體無完膚,一度喪失信心,想要退役,但最終他撐了下來。

那時候他就暗暗發誓,未來,他也要做王文棟師兄那樣的人。

秦華昌曾經給王超講過一個故事,講的是王文棟職業生涯最後一場球,輸給了孫天龍。

他告訴王超,王文棟讓球了,&bsp&bsp只因為想要在退役前給孫天龍最後一次信心,促進孫天龍的蛻變。

他以為孫天龍這輩子都不可能知道這個秘密。

但其實,&bsp&bsp孫天龍早在七年前贏球的那一刻就已經想明白了。

他真的,&bsp&bsp比秦華昌想象中聰明多了。

他知道王文棟讓球了,但他並沒有因此覺得勝之不武,反而非常感動,他認為,王文棟這樣的球員,才是真正偉大的球員。

拼著輸掉自己職業生涯最後一場球,拼著留下最後一滴小小的汙點,只為了幫助下一代選手成長起來,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懷。

我孫天龍承蒙前輩如此照顧,自然也該如此照顧我的後輩。

所有人都認為今年是孫天龍最重要的一年,原因是孫天龍想要拼著傷病打最後一年。

但其實孫天龍並沒有把這個看得太重。

畢竟他從來都認為集體大於個人。

他取得的所有榮譽,只不過是他全心全意為集體服務的同時順帶拿到的東西。

他參加那麼多比賽,絕不是為了拿到更多的金牌,而是因為教練組怕別人拿不到金牌,非要讓他去。

僅此而已。

所以,今天這場球,對於“代價”二字,他和秦華昌的認知是不同的。

秦華昌的認知是,稍稍費點力氣,可以有點輕傷,但別影響一個月後的瑞典公開賽。

而孫天龍的認知是,只要別影響今年的奧運會,那麼任何代價都可以付出。

因為一個新的大魔王,遠比自己最後一年那些可有可無的金牌重要得多。

甚至就連他對奧運會的重視也不是為了外人盛傳的什麼雙圈大滿貫的榮譽,而是因為華乒真的斷檔了,羅九卻還剛崛起,穩定性有待觀察,所以孫天龍必須要保持狀態,保證自己能上奧運單打,保證奧運金牌花落我家。

你說,今天這場球,他怎麼可能中途放棄?

他又該如何對秦華昌解釋真正的原因?

第三局球就在這樣慘烈的氛圍中開始。

雙方依然打出了讓人窒息的場面,從戰略上看,並沒有新內容,依然是王超穩定壓反手,孫天龍想方設法破局,同時,雙方都死盯著對方的破綻,一旦有破綻露出,便毫不客氣以搏殺的姿勢做出不顧一切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