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借你之手磨我之刀(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只是在那短短秒內,把剛剛打過的幾個球梳理了一遍。
他並不認為進攻是錯誤的。
他也知道可以效仿孫天龍的打法來打拜耳,而且,他自信可以把孫天龍的打法模仿出至少九分神韻來,用來擊敗拜耳,有至少八成的把握。
但是他不能這麼做。
因為他心目中的對手從來就不是拜耳,而是今年的孫天龍,和今年以後的羅九。
如果用孫天龍的方式擊敗拜耳,那麼等未來站在孫天龍面前,他該怎麼打?
用自己學來的冒牌打法,打孫天龍這個正主?
這不就是李鬼打李逵嗎?
正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如果不想永遠被孫天龍踩在腳下,那就必須要想出一套自己的東西來。
這套東西未來是要用來擊敗孫天龍的,那麼今天當然也應該可以用來擊敗拜耳這個“小孫天龍”。
所以他並不怕輸球,因為他本來就是在試錯。
他發現自己看似縝密的打法中其實有很多破綻,只是自己以前遇到的對手不夠強,對自己的針對也不夠,所以找不到這些破綻。
但拜耳找到了,也給了王超深刻的教訓。
他以前從不知道自己挑打之前是有提前動作細節的,而這個細節可以被觀察到,並且被預判到。
拜耳觀察到了這個細節,提前退臺,提前預判,拉了他一個重弧圈加大角度變線。
於是他輸掉了第一球。
他以前以為一旦自己真正進入全臺進攻的模式之後,就可以隨心所欲,無論怎麼打都是可以的,包括隨時側身爆衝出檯球也沒有問題。
但拜耳提前預判,提前後退,拉出一板高質量的超遠距離正手重弧圈,逼他進入了不熟悉的中遠臺相持階段。
於是他輸掉了第二球。
他以為鬥短的意義在於逼迫對方失誤,找到對方的破綻,然後發動攻擊,尋求主動權。
但拜耳將計就計,假裝失誤,製造破綻,提前預判,利用他搶攻過於勉強、威力不足的特點,反手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他丟掉了第六分。
這些丟分,對王超來說,是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
難怪有句話說,最瞭解一個人的,永遠是他的對手。
王超打法中的這些破綻,其實連何敬平都沒看出來,卻被拜耳在全歐洲教練的聯手協作下,幫他找出來了。
於是王超有了修正打法破綻的機會。
當拜耳再一次企圖引誘王超正手挑打時,王超學會了變換思路,簡簡單單一撇,讓自作聰明提前預判的拜耳吃了個啞巴虧。
這代表著他的成長。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打法中必然還有很多隱患,這些隱患,自己當局者迷,可能一輩子都發現不了。
但拜耳今天為了全歐洲的榮耀,是一定要拿下自己的。
所以拜耳會把他分析出來的東西,統統展現出來。
他展現的這些東西萬金難求,對王超而言是真正的經驗瑰寶。
所以這場球打到現在,王超簡直賺翻了。
而更重要的,卻是拜耳帶給王超的巨大壓力。
個人榮譽,國家榮譽,理念之爭,戰術選擇,從昨天到今天,王超察覺到了教練組內部那凝重到滴水的氣氛,以及其他教練與老師何敬平之間的無形隔閡。
他昨晚問過何敬平,但何敬平讓他放心,讓他好好比賽。
於是王超知道,承擔壓力的其實不只是自己一個。
但他並不畏懼壓力,反而有些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