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獨一無二的反手技術(第2/3頁)
章節報錯
至於擊球點靠前這一特點,則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他出手時球拍的傾角和手腕翻轉的幅度一定要做出調整,這就導致小球的側旋角度也與常規擰球截然不同,於是小球飛過去時在水平方向上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拐彎程度,讓對手感覺到相當的不適應。
他所有的超進化,皆是源於這一擰。
王超很慎重的擺出了標準的正手位拉球姿勢,身體轉動半圈,帶動手臂狠狠將球拉了回去。
外行人只覺得這球精彩,一開場就直接對拉,但內行人已經從中看出了一些東西。
上一場,面對米歇爾的正手大力拉球,王超的應對是輕描淡寫的反拉回去,他的姿勢其實是沒做到位的,他在儘量精簡細節,減小出手幅度,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好的歸位,保證自己有更充分的反應時間。
但皮克這一個反擰,卻逼得王超很鄭重的擺出了訓練時的標準姿勢,還刻意使用了身體轉動的力量,這其實代表著一種相當程度的重視。
這說明王超認為,自己如果不慎重,便有可能直接被這個球打死。
但因為接球的時候壓力很大,所以他優先考慮的是上臺問題,而不是變線問題。
他的正手拉球,拉一個對角線過去,便正好又在皮克的反手位。
這一次皮克連強行移動都不需要了,他再次反手擰。
這球依然很快很兇,逼得王超不得不再次正手大力拉球。
這時候的球其實已經是出臺球了,皮克稍稍後撤一步,身體依然保持著獨特的前傾姿勢,手臂往前迎,一個重重的反拉。
反拉與反擰,本質上說其實是同樣的技術,只是在發力程度和動作幅度上有所變化而已,擰球之所以是殺板,是因為距離夠近,突然性很強,旋轉和路線也不好判斷,至於反拉……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選手的反手拉球其實都只是作為過度的,因為反手能發出來的力量無論如何也比不過正手爆衝。
但依然存在著極少數的例外。
皮克正好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他的反拉前衝弧圈球同樣有著獨一無二的旋轉和速度,與近臺擰球相比還有著更加沉重的力量,於是王超不得不退臺。
谷舗<spa>這個反拉質量太高了,簡直如同猛龍過江,不退臺的話,他確定自己壓不住這個球的勢頭。
王超退臺一步,迅速橫移,竭盡全力正手爆衝了一板。
這一板並不能叫搶攻,只能叫被迫進攻。
面對這個球,他如果再不捨得發力,那就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拉一個高吊弧圈,保證上臺率,要麼乾脆削一板。
面對皮克這種反手能直接打中遠臺相持的怪物,拉高吊弧圈跟找死沒什麼兩樣,而削一板……除非他能把這麼兇猛的球勢完全化解掉,完美的削出一個短下旋。
王超自認為他還做不到這一點,於是他只能竭盡全力爆衝,用自己更強大的力量,強行抵消掉皮克施加在小球上的力量。
皮克球拍直接往前懟,不拍也不拉,懟了一個超快的近臺回頭球,直落球網左側大角度。
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如果他跟王超對拼相持,雖然歐洲球員在這方面並不吃虧,但依然屬於把主動局面打成了僵持局面,得不償失
而他直接提速加吊角,則逼得王超不得不在爆衝之後立刻迅速跑動救球,這樣,就可以逼迫王超的身體在兇狠發力和全力衝刺的雙重壓力下失去平衡。
這是亞洲球員最喜歡的戰術,想辦法讓對方產生受迫性失誤,皮克用起這種小戰術來顯得非常熟練。
王超沒辦法,只能全力繞到球檯左側,去救這個已經落到檯面以下的球。
他表現了絕佳的手感,這球被他輕輕挑起來,堪堪過網,幾乎毫無瑕疵。
但皮克只是繞到臺邊一個不費力氣的挑打,就把球打到了另外一側的大角度,輕鬆得分。
,皮克旗開得勝。
今天的華乒教練組大佬們表現得很安靜,並沒有因為這丟掉的一分而產生任何表情波動,甚至連交頭接耳都沒有。
因為在打拜耳的那場球后,大佬們都齊刷刷的反省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