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燃燒的皮克(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天以前,米歇爾其實並不理解老瓦這番話的含義。
在這個全世界都在流行反膠雙面弧圈的世代,他不懂自己為什麼要換一塊明顯降低旋轉、降低擊球威力的正膠。
但今天打王超,他真切的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王超一直在攻他的正手,逼他拉球,然後在相持中開始正反調動,而在這種簡單粗暴的調動中,&bsp&bsp米歇爾發現自己就是扛不住。
他有很多次,正手已經不想再拉球了,他覺得那種時候自己撇一板、搓一板,甚至輕輕擺一個短球,或許都可以打斷王超水銀瀉地般的節奏。
但他偏偏做不到,因為他沒有這麼細膩的手感,而他手中球拍的正面又太吃旋轉,讓他根本沒辦法憑藉純防禦性質的接球方式完美的化解掉對方施加在小球身上的各種力。
他真的很羨慕孫天龍那種人,&bsp&bsp孫天龍似乎面對任何高難度強旋轉的球,都能輕輕鬆鬆隨意將球拍往前一探,就擺出一個完美無瑕的短球來。
這種極致的手感,需要手與球拍與膠皮融為一體般的如臂使指,而米歇爾並沒有這種東西。
他其實反手比正手的殺傷力強的多,但他跟王超打了四局,打了這麼多次對攻和相持,卻完全打不出反手的優勢來。
只因為他正手被徹底壓制了。
所有的問題都在正手上。
一切的癥結都在正手上。
三年前老瓦說的,正是自己的正手出了問題。
世界乒壇第一人的眼光,三年後驀然回首,才能意識到是多麼精準,精準到可怕的地步。
“喂,k,你還在嗎?”老瓦的聲音再次響起,&bsp&bsp打斷了米歇爾的回憶。
“我還在。”米歇爾的喉頭越發的幹,他深深的吸了口氣,努力將語氣放到最恭敬的程度“我已經知道自己錯了,請問……您現在還能指導我進行技改嗎?”
老瓦那邊並未賣關子,直接發出了呵呵呵的歡笑聲,&bsp&bsp隨後油然道“來吧,k,我三年前就已經為你準備好了膠皮,它在我的保險箱裡吃了這麼久的灰,也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用。”
米歇爾放下心來,隨後又覺得有些羞愧。
他依然低估了老瓦這位乒壇傳奇的肚量和修養,他所預估的那些嘲諷和刁難乃至提要求統統都沒有,老瓦想幫他技改,並沒有任何與利益有關的目的,僅僅只是在看過他的比賽後,覺得他可以有更高的上限,如此而已。
老瓦甚至不需要他來繼承理念,因為老瓦已經明確的選定了莫拉德,所以,三年前自己意氣風發的時候,以為老瓦是來蹭熱度的時候,其實老瓦壓根就沒看上自己吧?
事實上老瓦收莫拉德的時候,就是直接主動打電話的,據說當時把暴躁小哥驚得目瞪口呆,一度以為自己遇到了詐騙。
“好,我現在就去訂票,明天就過來找您。”米歇爾說到這裡猶豫了一下,依然把後面的話問了出來“能不能提前問一句……嗯,就當滿足我的好奇心了,您希望我具體換一塊什麼樣的膠皮呢?”
老瓦依然坦誠“正膠,顆粒,具體屬性等你來了還要再做詳細測試。k,我覺得你正手就不該打弧圈,而應該打快攻,你的力量也不應該用來製造摩擦,而應該用來直接拍打,唯有這樣,你才能夠在掌握正手主動之後,打出你反手弧圈應有的威力。”
他頓了頓,又道“事實上這是一套體系,我最近幾年無聊的時候研究了一下,我認為這是可行的,你如果需要,我可以全部教給你。”
米歇爾已經無話可說,因為技戰術體系這種東西,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其實是無價的。
要知道,華乒教練之所以會與自己主管的選手以師徒相稱,其核心正在於,教練是要為自己的選手打造技戰術體系的。
每一套體系都是教練嘔心瀝血製造出來的孩子,他把孩子贈與選手,於是選手也成了他的孩子,教練期待自己培育的選手打出成績,那感覺就像是望子成龍一樣。
每一套體系都是量身定製,也都是無價之寶,可過去那三年裡,老瓦明明根本不能確定米歇爾會不會回心轉意,卻依然在安靜的為他打造這套體系。
這是一種極為偉大的情懷,不是為了米歇爾,而是為了瑞典乒壇重回歐洲之巔。
在一番極為凌亂的感謝之後,米歇爾結束通話了電話。
他忽的想起一些事情來。
其實從七年前開始華乒選手羅九就在不斷換膠,還一度成為世界乒壇的笑柄。
去年羅九再次換膠,是一塊誰都沒想到的被淘汰無數年的生膠顆粒,隨後羅九神功大成,與孫天龍平分天下。
再回溯二十年,其實老瓦在職業生涯末期也做過一些奇怪的技改,比如,他定製了一塊特殊的水滴型球拍,球拍的拍面一側凹下去一小塊,這明顯減少了擊球區域,增加了擊球難度,但老瓦硬是憑這塊球拍,在年老力衰時還打敗了不少高手。
由此聯想到老瓦的傳人莫拉德,用的不也是一塊極為古怪的八邊形球拍?難說這塊球拍不是老瓦為莫拉德專門設計的,也必然有它的意義。
事實上,莫拉德也確實靠這塊球拍打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米歇爾忽的感覺到了乒乓世界之寬廣深遠,在真正的大師們心目中,其實沒有什麼是不可變的,也沒有什麼是一定要遵守的規則,甚至連潮流都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