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球口徑更大,導致速度變慢。

新研發的膠皮、海綿和膠水可以製造更強的摩擦和彈性。

各種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幾乎可以在球檯的任何角度起板。

於是當一個選手的進攻能力強大到一定地步後,你不可能完全封死他的進攻路線。

皮克正好就是這種型別。

他的反手臺內擰並沒有林梓君那麼可怕,但是他力量更大,旋轉更強,當遇到長球時反手甚至可以靠快撕和大力反拉打出媲美正手爆衝的殺板來。

而且他的執拍角度很怪,與絕大多數人的反手弧圈都不一樣,他的側旋非常明顯,於是球的軌跡比一般選手拉出來的還要飄得多。

沃爾夫努力打控制,但終究控不住,輸掉了第二局。

局間休息時,羅爾斯科夫依然滔滔不絕說個不停。

這其實代表著羅爾斯科夫也是非常厲害的教練,他有這麼多話要說,代表著在這樣極端的劣勢下,他依然知道如何利用手頭這點東西來尋求逆轉的可能性。

當然,英格蘭主教練那邊同樣滔滔不絕,面授機宜。

上午這兩位主教練還並肩作戰,引發歐洲球迷狂歡,彷彿歐洲各國是一家,可到了下午,他們已經分別坐到球檯兩側,情緒激動,口若懸河,臉紅脖子粗,宛如公牛,擺出了死斗的架勢。

不是他們太誇張,而是因為這次公開賽發展至今,真的已經引發了全歐洲乃至全世界乒協的強烈關注。

有這樣一組簡單的資料可以說明此刻的局面

過去十八年來,從未有過三名華乒以外的選手同時進入世界大賽的四強。

過去十八年來,從未有過某次世界大賽的四強選手來自四個不同的國家。

過去十五年來,只有一次世界大賽的決賽中沒有華乒選手的參與。

過去十三年來,從未有過哪次世界大賽的八強沒有華乒主力選手入圍。

過去……

類似這樣紀錄還有很多很多,當然,這些資料都是建立在華乒參賽的前提下的,歷史上華乒也有不少比賽是放棄參賽的,每到那種時候,都是外協會的狂歡。

無論如何,以上所說的這些意外,在這次港區公開賽上統統出現了。

這一次就連櫻花國、泡菜國、灣島和港區這四支亞洲強隊都神奇的同時拉胯了,於是在八強的時候,直接是三名華乒選手和五名歐洲選手。

三名華乒選手中,一個主力都沒有,分別是兩個次主力和一個生瓜蛋子。

無論王超出道之後的戰績多麼輝煌,歐洲球迷們都鐵了心的認為,這是最好的機會,也可能是唯一的機會,下一次機會至少在十年後。

孫天龍和羅九都沒來,如果你們還抓不住機會,那就真的啥都別爭了,認命吧。

你說,這一刻的歐洲選手怎麼能不豁出一切去拼命?

第三局上場前,沃爾夫又換了件球衣,引發了全場低低的鬨笑。

事實上他不是第一個這麼幹的,在換球衣這件事情上,比沃爾夫更出名的是巴西人虎克。

歐洲人體毛濃密,毛孔粗大,汗腺發達,當遇到激烈對局時,就連品牌方贊助的吸水性極強的球衣都吸不盡他們分泌出來的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