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乒八進四打完,接下來就是女乒的比賽。

趁著這點空檔,德意志主教練羅爾斯科夫又在張羅著組織大夥兒共同研究了。

畢竟,輸的只是拜耳,現在的四強依然是三個歐洲人圍剿華乒的局面。

這情形雖然沒有四強會師這麼讓人激動,卻也是世界乒壇多年未有之大變局。

三個歐洲人,恰好一個德意志,一個英格蘭,&bsp&bsp一個瑞典,誰能幹掉王超,誰就是歐洲英雄。

而誰能最終奪冠,誰就是歐洲新皇。

這是國家榮譽之爭。

羅爾斯科夫對這件事很積極,是因為他多年來始終對華乒不服氣,沒記錯的話,就在去年年末的國際巡迴賽年終總決賽上,他就曾經公開嘲諷華乒的教練們根本看不懂孫天龍和羅九的巔峰對決。

言下之意,他對華乒的選手是尊重的,但對華乒的教練是不那麼瞧得上的,因為他覺得,如果他手底下也有那麼多頂級選手和那麼好的國內選拔制度,他肯定做得比蔡國棟更好。

他有這個底氣,也是因為德意志在最近十幾年一直都是歐洲乒乓球最強國。

只是這一次眾人的熱情就顯得沒那麼高漲了。

瑞典主教練佩爾森倒是帶著米歇爾準時到達了羅爾斯科夫的房間,但這倆明顯表現得信心不足,&bsp&bsp見到羅爾斯科夫就是一聲長嘆。

拜耳坐在後面,略微有幾分尷尬。

他當然知道這一聲長嘆所為何來。

事實上,&bsp&bsp昨天下午的歐洲總動員,三位主教練把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希望都寄託在拜耳身上,&bsp&bsp而沒怎麼考慮其他幾人。

究其原因,&bsp&bsp還是因為大夥兒一致覺得拜耳綜合實力最強,&bsp&bsp屬於基本功紮實、經驗豐富、沒有破綻的傳統超一流老將,而且拜耳的打法向來亞洲化,與王超頗為相似,所以,也唯有讓拜耳去打王超,才最方便設計戰術。

譬如在與王超鬥短過程中的種種將計就計和騙招,之所以能夠奏效,其實是有個前提的,那就是你首先在臺內短球上要有足夠的基本功能跟王超僵持住。

若是連基本的旗鼓相當都做不到,那談任何戰術都是耍流氓。

其次你得有足夠強的防禦能力,因為王超現在的打法攻擊力太強,如果一般選手根本吃不住前三板,那又談何防守反擊?

事實上,在昨天討論的時候,米歇爾、沃爾夫和皮克就直接表示自己鬥不了短,扛不了進攻三板斧,這套戰術自己執行不了。

所以昨天的歐洲總動員,幾乎相當於純粹是為拜耳量身打造的戰術,而不怎麼涉及其他人。

可最終拜耳戰敗,&bsp&bsp也就代表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失去了意義。

昨天那般熱情高漲的討論都只討論出這點東西,&bsp&bsp今天再來討論,&bsp&bsp無非是老調重彈,能有多大建樹?

至少瑞典主教練佩爾森是不抱什麼指望的。

他願意來,單純是想死馬當做活馬醫,畢竟,下一輪就是王超打米歇爾,而米歇爾自己則覺得根本沒有勝算。

他未戰先慫了。

於是長嘆過後,佩爾森忍不住幽幽的看了拜耳一眼,帶著些淡淡的埋怨。

拜耳看見了這一眼,只覺得相當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