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鐵頭娃(第1/3頁)
章節報錯
至於拜耳的正手進攻質量,這是一個梗。
拜耳的正手進攻當然足夠強悍,否則也拿不到歐洲之王的稱號,但他的整個打法風格,確實跟其他歐洲選手不一樣,他雖然有著歐洲人的體貌和力量優勢,但打法上卻更像是個亞洲人。
畢竟他是“小孫天龍”。
拜耳正反手都有相持能力,正手進攻使用率極高,&bsp&bsp既有加轉弧圈又有前衝弧圈,還擅長近臺快拉,同時,他臺內小球也非常細膩,無論擺、削、搓、撇的技術都排在世界最前列,&bsp&bsp屬於當今世界手感最好的五個人之一。
但正因為過於強調技巧性和擊球的連續性,&bsp&bsp導致他的正手進攻時擊球幅度太小,&bsp&bsp由此喪失了大量的威力,給人一種發不出力來的感覺。
所以他打孫天龍時就曾經有過連續進攻十多板卻打不死人,反而自己失誤自殺的典故。
拜耳繼續發球,又是一個逆旋轉。
這個球落在球檯的中線附近。
這也是昨天歐洲群雄討論過後的結論。
他們發現,王超在打水鳥鷹時,無論正手位還是反手位的臺內進攻都非常嫻熟,而且威力極大,所以,還不如干脆打王超的正中央。
這樣至少可以逼迫王超移動,而移動就一定會影響平衡,影響擊球的穩定性。
即便這種影響微乎其微,但拜耳和王超這種打細膩技術球的選手,本身就是需要在這種小細節上一點一點的算計,一點一點的累積,最終才能匯聚成巨大的優勢,&bsp&bsp以量變引發質變。
這個球既可以正手打,也可以反手打,&bsp&bsp王超選擇的是向左移,然後反手擰拉。
這一擰用了足足八分力道。
這是一個殺板。
在昨天上午的比賽結束後,&bsp&bsp所有人都知道,王超的進攻已經不是去年那種軟綿綿的樣子了,他每一個進攻都有著世界級的威力,而此刻這個反擰,與林梓君巔峰期時相比,已經真的沒有多少區別了。
可能還沒到那種極限的程度,但這僅僅是因為雙方的球拍不同。
林梓君反擰的難度是高於王超的,因此當他擰球成功後,球速也比王超更快,這是他的專屬球拍造成的效果,無法複製。
王超這一擰比剛才的挑打還要快三分,拜耳沒敢再退臺反拉,而是貼著球檯直接反手借力拉了一板,這一拉並沒有用力,所以不轉也不快,只是很低,並不給王超輕易發力的機會。
但對王超來說,這種程度的球,已經足夠他開動了。
他直接正手臺內拉球。
拜耳穩穩的回過來。
王超直接拍。
拜耳依然穩穩的回過來。
王超反手擰。
拜耳將球頂了回來。
轉眼間,你來我往,已經是六個回合過去,這一幕讓人依稀看到了昨天林梓君打拜耳時的情景。
昨天林梓君正是這麼打的,左右手瘋狂進攻,想要撕開拜耳的口子,但拜耳的防守非常頑固,尤其擅長借力打力,所以整場球林梓君消耗的體力是拜耳的幾倍。
在這種消耗對比下,歲的拜耳最終撐到了最後,並沒有在體力上露出半點衰竭的跡象,反倒是林梓君,久攻不下,最終喪失了進攻的信念,打法開始變形,有些無所適從,被老油條拜耳慢慢追回比分,如同溫水煮青蛙,慢慢玩死。
正是這場球,讓大家看到了拜耳的抗壓性到底有多強。
林梓君是分攻擊分防守的刺客型打法,但他竭盡全力的刺殺,依然刺不破歐洲之王厚實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