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代師出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名額選罷,選手退場,王超與教練們稍稍一交流,關於胡不鳴的烏龍就像是退潮之後的海灘一樣,清晰的顯露出來。
“哦~~~原來大佬們不想六龍齊聚啊,也對,那可是櫻花國選的六龍,咱華乒得要面子。”
“哦~~~原來王超以為咱們想六龍齊聚啊,也對,他畢竟年紀小,沒考慮到這點也屬正常。”
大夥兒都挺尷尬的,但好在都是聰明人,說話的時候都是淺嘗輒止,意在試探,而非漏底,所以此刻大家心照不宣的轉移話題,打個哈哈,這事兒就算是捏著鼻子認了。
真正開心的只有胡不鳴,他在離開基地之後第一時間接受了跟隨而來的湘南籍記者周庭芳的採訪,並在採訪中頗為動情的道“一直以來,我都以王超選手為追趕目標,但他只是在跟我第一次交手後對我做過一次公開評價,此後就再也沒有理過我……我還以為他瞧不起我呢,事實證明,是我淺薄了,王超選手心裡原來是有我的。這一次他選我當他的陪練,這說明,他與我神交已久,惺惺相惜,早已是真正的好朋友。”
王超在一天之後看到了這則報導,內心充滿了吐槽的,但想來想去,還真不知道該說點啥,於是只能再次捏著鼻子認了。
只有胡不鳴不受傷的世界完成了……
而當時,其實王超並沒有跟其他選手們一起離開。
因為教練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要開。
這個會議,甚至可以說是今年最重要的會他們要解決今年一整年所有國際賽事的出戰名額分配問題。
賽事名額後續還可以做微調,但是今天得解決大方向。
說得直白點,這其實是個分蛋糕的會議,每個教練手底下都有弟子,都希望弟子有更多出徵國際大賽的機會,老將想再衝一把,更上一層樓,小將想盡快出道,一戰成名天下知,而國家隊主力選手則想攫取更多的金牌,為實現大滿貫之夢而努力,至於孫天龍,他想雙圈大滿貫。
追求是無止境的,記錄是無上限的,但是比賽就那麼多,僧多粥少,所以得分。
這種時候,最重要的就兩點。
第一是選手的成績,成績越好,教練搶名額、挑場次的時候底氣就越足。
第二是教練自己的策略,選到的時機越好,就越容易出成績。
對於第二點,舉個例子解釋一下,比如林笠,他作為國家隊絕對主力,目標肯定是奪冠,對他來說亞軍都是沒意義的,所以秦華昌就得儘量讓他別跟孫天龍和羅九出征同一個賽事。
而像呂飛揚這種,本意只是鍛鍊而非拿牌,所以朱澤石就可以完全不考慮賽事特性,盡全力為他爭取儘可能多的場次,而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假如呂飛揚拿到了三個公開賽白金站的名額,朱澤石就寧願跟其他教練商量調換,把三個白金站換成四到五個普通站。
而羅九和孫天龍的宗旨就更簡單了,只有一點王不見王。
但三大賽是除外的,無論歲的羅九還是歲的孫天龍,都不可能因為畏難而放棄三大賽,所以每一場三大賽事,他倆都必須要刺刀見紅的幹一仗,狹路相逢勇者勝,誰也不想主動迴避。
而在這個大前提下,羅九又要顯得更強硬些,因為他更年輕,身體更健康,所以他寧願跟孫天龍硬懟,如果能在世界盃和世乒賽上把孫天龍懟到傷病發作,那麼年底的奧運會,他就有可能趁虛而入,摘取這枚含金量最高的金牌。
——這就是華乒每年都在上演的故事,這群人並不完美,他們既有對外作戰時同仇敵愾為國爭光的偉大信念,也有各自為戰時互相算計互相下絆子的陰暗心理,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大家要先做好心理準備,今年咱們的賽程非常緊,因為今年的比賽非常多,所以運動員用來調整的時間不多,奪冠壓力肯定比去年更大。”
蔡國棟在一塊大白板上整整齊齊將所有的比賽都縱向羅列出來。
“首先是貫穿一整年的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今年初步定下來的是站比賽,其中七個白金站,八個普通站,這個數字有可能增加,但不會減少。”
“至於年終總決賽,咱們暫時不討論,等年末的時候看有哪些人拿到參賽資格再說。”
“其次是一年一屆的亞洲盃和世界盃。”
“然後是兩年一屆的亞錦賽和世乒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