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梓君其實是個很矛盾的人。

他從小就很聰明,無論是讀書還是玩遊戲都比身邊其他的小夥伴厲害得多,他拿過很多獎,得到過很多表揚,也在很多公眾場合做過公開演講,比如班會、年級會、學生會或是校園表彰大會。

當他開始練球,他在三個月內就已經打遍全校無敵手。

所以他是不怯場的,這一點對映到打球上,那就是站在球場上不會有任何不適應,也絕不會因為被很多人盯著而影響狀態。

但與此同時,他又極度社恐,恐懼與陌生人交流,只想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在灣島省隊時,他成天跟著總教練蔣培榮,寸步不離,就連吃飯都是在蔣培榮家裡吃的。

而這次來櫻花國,他從始至終都跟著莊慧深,就像一個小尾巴一樣,甩都甩不掉。

當有陌生人對他流露出明顯的情緒,他會感到侷促、緊張、不安,並因此出汗、臉紅、神經緊張。

但奇妙的是,即便他再緊張,也不會影響頭腦的冷靜和判斷的理智。

所以昨天在餐廳,他雖然極度不安,卻依然判斷出王超在詐他,併成功的完成了反詐。

而今天踏上球場,他其實很淡定。

一方面是因為昨天他看王超的比賽錄影看到半夜兩點,自認為對王超已經有足夠的瞭解。

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本來就對王超這個同齡的天才有著惺惺相惜的天然認同感,昨天又真正接觸過,所以今天他自認為面對的是一個老熟人,不至於出現任何情緒方面的問題。

就像他跟莊慧深練球的時候從來不緊張一樣。

但他沒料到王超居然變得跟昨晚完全不同,就像是個陌生人。

王超居然吼他……

而且是在贏了球之後,毫不掩飾的瞪著他怒吼,赤裸裸的恐嚇他……

理智告訴他,這是王超的戰術。

但身體是誠實的,他緊張起來了,以至於身體有些緊繃,肌肉有些僵硬,他很絕望的意識到:自己的比賽狀態被王超影響了。

林梓君拿到發球權。

他發的也是底線長球,落在王超正手位底線。

這個球發出來,帝都的大佬們已經對雙方的心理博弈心知肚明,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觀眾,包括業內人士,都還沒搞明白兩位選手到底在想什麼。

官方解說草蜢盡職盡責的在第一時間解答了大家的疑問。

“好的觀眾朋友們,我們這裡剛剛拿到了一份比較有趣的場外資料……據說昨晚,王超和林梓君這兩位選手,在晚上用餐時有過一次短暫的接觸,在這次接觸中,他們各自自爆了自己的弱點,林梓君選手說他不擅長應對正手位長球,而王超選手說他不擅長應對反手位長球。”

“所以呢,結合今天的比賽內容,我們就可以大概看清楚他們這局比賽的脈絡了,王超開局之所以不發短下旋,而要發林梓君的正手位底線長球,是因為他覺得這是林梓君的破綻,結果他被騙了,丟了兩分,而接下來內,林梓君發王超的反手位底線長球,也是想抓王超的破綻,結果他也被騙了。”

草蜢說到這裡有點想笑,因為他拿到的這份資料並非來自於國內的銀球飛舞論壇,而是歐洲最大的乒乓球論壇,是由臺內的工作人員翻譯過來的一篇英文吐槽貼,這篇帖子的作者是本次t2的參賽選手,不是別人,正是瑞典小哥莫拉德。

莫拉德年輕氣盛,脾氣又大,昨天在餐廳偷聽之後自以為撿到了寶貝,晚上甚至很努力的將資料全篇背誦了一遍,結果今天一看比賽才發現被騙,他大怒,毫不猶豫把自己的記錄全都複製貼上到了論壇裡,還在後面附上了一連串的瑞典國罵,斥責華乒選手的無恥。

草蜢接著道:“所以在2:2之後,兩人都知道自己受騙了,在我看來,這時候兩人心裡都是很生氣的,畢竟我把你當朋友你把我當笨蛋啊,所以王超才會在贏球后直接對著林梓君發出怒吼,他是在發洩心底的怒火啊。”

“林梓君當然也很生氣啊,你們沒注意到他臉紅了嗎?那顯然是氣紅的啊。”

“那麼兩位選手現在的發球策略就很好猜測了,對吧?林梓君說他怕正手位長球,這是謊話,那麼反過來肯定就對了,他其實怕的是反手位長球,所以啊,你們看,在2:2之後,王超連續發了他兩個反手位長球,雖然打得一波三折,但最後都得分了,對不對?”

“現在輪到林梓君發球了,他跟王超的想法一樣啊,既然王超不怕反手位底線長球,那怕的肯定是正手位底線長球嘛,所以他現在發王超正手,想要在自己的發球輪把比分追成4:4,對此呢,我認為,如果雙方都正常打,不失誤,林梓君是很有機會追平的。”

草蜢習慣性的開始胡說八道,甭管邏輯能不能真正自洽,反正形式上肯定是說得通的。

這也是他多年來解說體育賽事的經驗,無論說的對不對,靠不靠譜,只要表面上把他整圓乎了,基本上就能糊弄住百分之八十的外行觀眾,至於那剩下的百分之二十……

無所謂了,罵就罵唄,反正,我就算再離譜,還能有易景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