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鼎擺短變線。

王超迅速移動腳步,同樣擺短變線。

場面變得很有趣,兩人繞著球檯瘋跑,但並不進攻,而是拼命鬥短。

你在左側,我就擺你右側,你在近臺,我就撇你遠臺。

這是另一種模式的鬥智鬥勇。

如果把相持球看做酣暢淋漓的大餐,那麼臺內小球就如同精緻的餐後甜點。

互相搭配,相得益彰,把觀眾們的觀賽體驗徹底拉滿,引發一陣陣喝彩與掌聲。

擺了九個回合後,王超忽的一個主動挑打,企圖攻其不備,卻挑打失誤。

比分變成4:1。

王超再次發球偷長。

朱鼎仍然以削球應對。

雙方繼續擺短。

又是多個回合後,仍然是王超主動挑打,這次成功得分。

5:1。

發球權來到朱鼎這邊。

但朱鼎拿著球,卻罕見的猶豫起來。

他跟王超鬥了兩個臺內球,一勝一負,看似旗鼓相當,但他自己知道,自己其實是鬥輸了的。

畢竟,兩次他都沒有找到機會,而王超卻兩次都找到了機會。

所以王超其實是佔了上風的,至於挑打成功率,那是另一回事,說明不了什麼。

這就讓朱鼎很鬱悶了。

他原本相持球是優勢的,可現在相持球變成了劣勢。

他故意轉換節奏,以為王超會因為急於進攻而變得急躁,可兩個球打下來,王超卻似乎比他更沉穩?

最要命的是,他短球居然也打不過王超。

那他該打什麼球?

裁判吹了聲口哨,催促朱鼎趕緊發球。

這一剎那,朱鼎腦海中閃過很多算計,最終依然選擇發短下旋。

他忽然想通了一個道理:既然想不清楚,那就乾脆別想了,迴歸自己最原始的打法。

“我可不像小星,會陷入認知迷障。”

“想要不被你和羅九這種風格的對手算計,那就要把球打的儘量簡單點。”

“那就繼續打相持吧,你的超級狀態也該過去了。”

半分鐘後,比分從5:1變成6:1。

又半分鐘後,比分變成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