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乒乓球在世界上所有的球類運動中幾乎算是體積最小、重量最輕的球。

越小越輕,代表著速度越快,也代表著穩定性越低,偶然性越強,狀態起伏越大。

歷年來,世界乒壇範圍內,不知道有多少排名前十的高手在比賽中被排名兩百名開外的無名選手暴打。

想做到百分百勝率,何其艱難!

“孫天龍是個心思非常細膩的人,他知道教練組的難處,也知道我們的擔憂,所以他不想讓我們開口,每次都是自己主動請求打封閉。”

何敬平輕聲道:“唯有這一次,他覺得應該不會有什麼意外,畢竟拜耳已經老了,已經足足三年在各大賽事上顆粒無收了,更何況,整個教練組都認為,無論白峰還是林笠,都打得過拜耳,所以,他想少打一次封閉,少損傷一次自己的身體。”

王超聽到這兒終於恍然。

難怪昨天他看比賽的時候就覺得龍隊的動作有些不對勁。

別人可能看不出來,但他看得出來,其實有些球是可以搶救的,但龍隊放棄了。

有些球是可以發力爆衝的,但龍隊也放棄了。

這些細節非常細微,而王超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看孫天龍打比賽。

但他依然覺得,如果孫天龍真的是天下第一,那他對這些球的處理就一定是有瑕疵的。

現在他知道了真相。

原來……昨天孫天龍應該就傷病復發了。

半決賽的那場球,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龍隊用心良苦,希望用自己的一場敗局,送自己的同門師弟登頂,接過自己手中的大旗。

只可惜……孫天龍終究還是失望了。

“最近這幾年,世界乒壇風起雲湧,尤其是男乒,隨著乒乓球標準用球的直徑調整到40mm,小球時代的打法漸漸落伍,弧圈球開始大行其道,這對於歐洲球員來說正合心意,一大批新秀隨之湧現,很多老將也煥發了第二春。”

“泡菜國那邊球風硬朗,向來強調身體素質的強悍,在改大球后同樣有所受益。”

“而櫻花國那邊,這些年舉國重視乒乓球,經過幾年改革,女乒已經穩穩躍居世界第二,男乒方面也出了幾個不錯的苗子,亞青賽的成績甚至比我們還好。”

何敬平有些憂心忡忡:“反倒是華乒,有些青黃不接呀,連教練組內部都開始有了思想上的分歧,有一部分教練認為應該讓更多的小球員去世界賽場上練兵,去打巡迴賽積累經驗,而另一部分教練則認為,我們應該繼續維持原政策不變,至於如今的窘境,只是總體平穩下的偶爾波動,最多一兩年就挺過去了。”

王超點頭表示理解。

華乒所謂的原政策,說白了就只有一句話:“後起之秀如果想上位,就自己搶班奪權,不要等著老球員讓路。”

這一點是與其他絕大多數國家都不一樣的。

其他國家是主力球員不夠強,所以會給小球員很多比賽的機會,但華乒的主力球員太強了,小球員們想要拿到比賽機會,就得先在內部競爭中幹掉自己的前輩。

當年孫天龍亦是少年天才,未成年就入了國家一隊,卻被前輩壓制足足七年,從十七歲一直熬到二十四歲,才終於斬破心魔,踩著前輩的肩膀拿下了第一個世界冠軍。

後來的蕭飛、林笠、羅九,莫不如此。

唯有白峰算是個小小的例外,他是因為國乒對直板選手一貫以來的扶持政策才成功進入國家一隊的,但在進入一隊之後,他與自己的主管教練一起創造出直板橫打技術,迅速爆發,閃電般崛起,也證明了自己配得上這份扶持。

壓得越狠,反彈起來就越猛烈,這幾乎是整個國家隊教練組的共識。若是沒有七年狠壓,孫天龍又怎麼會始終孜孜不倦的打磨自己的技術,最後變成現在圓滿無缺的六邊形戰士?

若是沒有多年如一日的高壓,成功上位的小球員們又怎會如此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並在大賽上表現出讓外國球員讚歎不已的極度韌性?

君不見林笠在整個戰術和心態完全變形的狀況下,都硬生生扳回了一局嗎?

當然,這些年來,國家隊中也不乏在重壓下被直接壓垮的小球員,然而垮了也就垮了,華乒人才太多,少你一個不少,多你一個不多,自然有其他經得住重壓的人脫穎而出,扛起重擔。

只是最近這幾年,國家隊的小隊員們普遍有些差強人意。

國家二隊的陣容從七八人擴張到十二三人,隨後又擴張到十八人,每年都會給他們足夠的機會挑戰一隊,但始終沒有人能夠打破壁壘,從五大主力手中搶到一把交椅。

實際上,二隊更像是一隊的陪練、替補兼後備隊,當二隊始終沒人站出來,一隊的五大主力也就只能一直撐下去,哪怕這五大主力中,其實有四個都還不夠強。

“我們總不能對外宣稱只有一個主力吧?所以另外四個其實都是湊數的,孫天龍一檔,他們四個一檔,其他人又是一檔,這就是當今華乒的真正局勢。”

何敬平身子往後一仰,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來:“若不是局勢如此危殆,如此迫切的需要一個能接班孫天龍的人,我在浪費了羅九的天賦之後又怎麼會慚愧到這種地步呢?我是真的……愧對華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