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即便是林書航這樣一個對飛船僅僅只瞭解些表面的傢伙,都能很清楚的看到這套生態系統對整艘戰艦帶來的負擔,這是極大的削弱了戰艦本身的戰鬥力,根本就不合科技發展、戰艦換代的常理。

可如果換個角度來想……

生態系統是用來做什麼的?當然是為了維持飛船內部人員長久續航的,在寒武人的戰艦發展史中,這是最早期遠征戰艦的配置,當然,遠遠沒有現在這套生態系統那麼龐大、那麼完善。

那寒武人為什麼要在這節骨眼兒上開發生態系統呢?

林書航只能想到一個可能,那便是流浪逃亡,他們已經做好離開太昊之域的準備了。

林書航很清楚自己的情況,至聖的境界,他已經到了,唯一差的就是靈元和肉身的積累,但在他現在擁有大量靈石資源的情況下,加上鬼族的幫助,或許三十年、或許五十年,這一步他終究是能邁過去。

而只要邁過了這一步,他甚至都不用去和宮主決一死戰,只需要強迫鬼族加入聯軍中,完成模擬器給的那個隱藏任務,那他就能收穫‘因果技能+1’的buff,進而直接以至聖境,斬斷所有一切因果,包括太昊宮主的!

這也是唯一能斬至聖因果的機會。

到那時,太昊宮主將被直接排斥出太昊之域,因為太昊之域與他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自然不會容納別的至聖在自己的‘子宮’裡生存。

且包括宮主在內的寒武人也將徹底忘記曾經生活在太陽系的所有事,連他們的文字、歷史等等一切,都將因此而被抹除。

到那時,要麼寒武人自動離開,要麼就只有等著被林書航這個至聖直接趕盡殺絕了。

太昊宮主顯然是提前已經看到了這一點,且透過無數次推演之後,確定自己無力改變這一現狀,於是才會決心讓寒武人開發戰艦的生態系統,提前踏入流浪之路的。

可是,這些戰艦的內生態迴圈是很完善,但其所能供給的生物數量是相當有限的,一艘大型的星際戰艦,其內迴圈系統大不了能供給一萬個寒武人自給自足,這還是要控制生育的情況下,而寒武人如今整體的軍事實力雖然強悍,但也大約只有一千艘星際戰艦,且這還是漫長歲月的積累。

而即便他們搜刮所有資源全力建造,那就算花上百年時間,這數量也最多到三千而已。

也就是說,寒武人耗費百年,也最多隻能製造足夠三千萬人生存的、擁有完整生態系統的大型戰艦。

可是,寒武星可有足足六億寒武人啊……所以,林書航也就理解了太昊宮主的第二個動作,那便是在主動自斷雙臂的情況下,讓寒武人與聯軍開戰。

他知道這不可能將林書航勾引回來,所以那些話大概只是說給寒武王聽的鬼話,讓他死心塌地的去執行而已,太昊宮主這麼做的真正目的,是透過戰爭來大量削減寒武人的人口。

他要將寒武族的人口規模強行壓縮到三千萬人,甚至是更少,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一是可以避免在‘誰上船’的問題上引起寒武人內部矛盾,導致一些不利於大局的事情出現;二則也是透過戰火去洗禮出最強最精銳的寒武人,而最後得到船票的,也必然將是這些精銳中的精銳。

畢竟,宇宙浩瀚,想要在其中流浪,甚至去侵佔另一個星系,那靠一幫弱者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

從那戰艦中走出來時,林書航感覺到一種來自一個古老民族的哀嚎與悲鳴,但同樣,也感受到了一種輕鬆與自在。

那場想象中最難的大戰沒有到來,事情卻似乎已經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應該是不會再出現什麼變動了。

坦白說,在此之前,林書航對太昊宮主的許多決定都是不理解的,但現在,他突然就全都明白了。

寒武人很強,即便放在太昊之域各個強大的種族中,寒武人也是毫無爭議最強的。

不管龍族還是修羅族,都只出過一位至聖,而人族的至聖,到現在都還沒出來,妖族、元素族、鬼族更是從來沒有過。

可唯獨寒武人,歷史上曾出現過三位至聖,若是再算上太昊宮主,那就是四位了。

來自頂尖戰力的絕對碾壓,而中堅力量的戰力也是獨樹一幟。

非但歷代寒武人都有著至少一位真聖坐鎮,且其獨特的科技體系,是在人類之前,太陽系裡從未有第二個種族掌握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