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路宋軍大捷,且開始反攻金人;汴京援軍已出發在路上,金軍營地又被大片的流星墜地,死傷怕不知有多少……

大名府本已低迷之極計程車氣,此時竟是瞬間逆轉,無論在城頭還是在城中,到處都充斥著宋軍大捷、援軍將至,且天降流星襲破金營等訊息,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大名府都彷彿重新煥發了生機。

城頭上的韓世忠等將帥則是又驚又喜,慌忙迎接下來,更多的將士則是簇擁著岳飛,聽他沿途講述這次外出的驚險遭遇,岳飛口才自然不錯,各種驚心動魄的描述,只聽得所有人都嘖嘖稱奇。

但韓世忠只聽了幾句,便已覺有些古怪,特別是說到朝廷對大名府被圍時的各種積極反應時,深知朝堂眾臣習性的韓世忠立刻便猜到岳飛是在說謊,但此時周圍士卒計程車氣已被鼓舞,正聽得津津有味,不出意外的話,這些鼓舞人心的話恐怕明天就能傳遍整個大名府,因此也之是心中暗笑,並不揭穿。

果然,等到得知府衙門,將圍觀將士們驅散,再把岳飛帶進內室後,細問起來時,但見岳飛只是哈哈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個錦囊來。

正是林書航此前用以紙鶴傳書、教其三個對策裡的第一個錦囊。

“大名府今日之局,師兄早已預料到了,提前給了我三個錦囊妙袋,如今只是拆了第一個,教我借突圍之機外出,偽裝出已不在大名府之象,可事實上突圍那日我並未出去,而是在此前金人挖掘被填的城內地道中藏了起來。”

“此後在城中潛伏等了兩日,順便將那填上的地道再重新挖開,今日入夜時,我自地道外出,憑師兄用錦囊送來的這件法寶……”

但見那錦囊中果然有一道家之物,正是此前太上老君交給林書航的正一盟威符籙!

北宋這時代,天地靈氣稀薄,九焚俱滅雖只是個簡單的幻術,但縱然是林書航這地仙也根本用不出來,可這‘正一盟威符籙’卻可以,乃至早在此之前,就已經在清溪縣用幻術騙過了林書航這等眼力,何況是騙騙區區凡人?

岳飛練習小周天心法已有不俗的基礎了,本身煉氣已近紫府之境,用林書航教的口訣,催發一下九焚俱滅的幻術並不是什麼難事。

城外的金營顯然並未真遭受什麼流星襲擊,不過是幻象光景引發金營的混亂而已,又是晚上,到處都點著火把跑來跑去,加上幻象,隔得又遠,從大名府的城頭上看去自然就像是著了火正在大肆燃燒一樣,何況還有岳飛這個膽大的……

正一盟威符籙只能使用九焚俱滅這一招,畢竟要配合口訣,林書航自己都才只會這招加上剛學的召喚術而已,可沒什麼隱身的功效。

按照林書航的授意,本是讓岳飛相對靠近金營即可動手,可沒想到在幻象引發騷亂之後,岳飛自己臨時加戲,居然趁著金營混亂間摸了進去,打暈一個金兵、披了金人的披風,然後在營地裡到處放火,金人都被那流星夜襲給搞得慌了神,也沒誰注意到他,還以為起火是被流星引燃,更是混亂,直到他搶了一匹金人戰馬,偽裝成從外部突圍過來,衝出金營時才被人發現,追殺過來。

當然,此後的一切,韓世忠在城頭上都已經看到了,倒是不用贅述,只是驚歎那黑馬的速度之快,卻聽岳飛說不過是給馬腿綁上了神行符而已,那東西韓世忠等人此前趕來大名府時就已用過,知道是林沖的獨門絕技,自是不足為奇。

不過左路太原的捷報卻是假的,不過林書航在錦囊中也已經提到了,他會親自前往太原助戰,十日內必可擊破金人大軍,隨即會馬不停蹄的揮軍北上、進逼大同,以圍魏救趙之策逼大名府外的完顏宗翰退兵,如此最多二十來天,屆時可開第二個錦囊。

至於汴京的援軍……這個就不用想了,如今汴京內外的局勢已被蔡黨舊黨把持,搞得雞飛狗跳、民不聊生,正加緊收縮防禦圈,已做好了大名府和太原潰敗、然後死守汴京的打算,是不可能發兵來救援大名府的。

聽完這些,韓世忠、張叔夜,乃至旁邊的周侗等人都是忍不住倒抽了口涼氣,既是對這道家法術的神妙之處嘖嘖稱奇,更是為林書航千里之外都能將這大名府情況洞若觀火的能力而驚歎,同時也是為汴京朝堂上的烏煙瘴氣而感覺悲涼。

但那又怎麼樣呢?

只要有林沖這樣未卜先知、手段可通玄問神的諸葛神仙在自己一方坐鎮中堂,還怕打不過金人?

而只要戰勝了金人,攜得勝之師返回汴京時,便是那蔡黨餘孽伏誅之時!

“那九焚俱滅之術還能使用嗎?”

“此術需要海量的真元來催動,師兄在這正一盟威符籙中留下了大量靈氣,我的修為不足,能勉強開啟已是不易,符籙中剩下的真元已只夠最多一次所需了,用掉可沒法補充。”

韓世忠點了點頭,這東西畢竟只是幻術,關鍵時刻用來震懾一下敵人、提振一下我方信心便已足夠,倘若用得太多,反而不靈。

“先留著,還要堅守至少二十餘日,今日提振計程車氣,若是久久援兵不至,終還是會跌落下去,到時候或許還能用來續命。”

“今日種種,所有事情就此都爛在咱們肚子裡!”韓世忠慎重的看著這密室中所有人:“如今城中士氣低落的危機雖已暫消,金人吃此驚嚇,或許也會暫緩一兩日攻城,正可趁此機會好好休養生息,明日通知大輪換,將傷員轉移到城中心處,與其他士卒隔開,重新分配四軍兵力,堅守住大名,等著左路軍的好訊息吧!”

而此時的太原府……

堅壁清野的方針確是讓金人難受了一陣子,但隨著經驗老道的二太子完顏宗望一系列操作,黃河水域的水運之路被開啟,太行山一些險要之處也被大軍強行開出通道來,這金人打仗有一手,搞起建設居然也不算差,當然,主要是統帥目的明確,加上人多而已。

源源不斷的物資開始從大同那邊送過來,而等水運也完善時,各種大型的、自遼國那邊收繳來的攻城利器,也終於拉了過來,組裝到了太原府的城門外……

城頭上秋風蕭瑟,站著的是楊邦乂等人這兩個月才拉起來的三千多士卒。

雖說一切訓練規格都是照著當初汴京應天軍的規格來,但既無九星鍛體術,也無汴京鍊鋼房裡的神兵利器,便是在洗腦方面,即便是楊邦乂這樣進士及第出身的文化人,也根本無法與林書航那種融合了現代智慧的腦子相比。

這三千多太原府兵,要說與曾經的府兵相比,那肯定是遠遠勝出,起碼已經被楊邦乂等人訓練到了真正的令行禁止。

可要說比擬當初汴京中的應天軍核心,無論軍事素質、內心榮譽乃至其他各方面,顯然都還是要差上一大截。

此時望著城外黑壓壓的二十萬大軍,數十輛七八米高的雲梯,巨大的、二十人合推的衝車,城頭上那些還稍顯稚嫩的守軍們,眼神終究還是有種難以抑制的悲涼與懼意。

這和前些天仗著城高牆厚,只躲在城頭上射射箭、推推梯子就可以守住的守城戰不同了,專業的攻城器具,光是那幾十架雲梯,只要推近到城牆處,那就根本不是他們可以靠人力推開的。

“人在城在、與城共存亡!”

“一寸山河一寸血,死守太原,讓金人知道咱們宋人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