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航想看的就是這個。

演義上記載的徐庶破八門金鎖,那簡簡單單幾句話顯然並不能直接照搬,他這兩天也在百度上研究過所謂的八門金鎖陣了,知道最基礎的所謂生、景、開門可入,傷、驚、休門進之則傷,杜、死二門則是入之必死……

但懂得原理並不代表就真能破陣,自己連所謂的軍陣都沒見過,當初在昆陽戰場上時全是一窩蜂的上,光靠電腦上看點資料哪裡行?

於是心想這所謂軍陣,只怕也和宮崇那四象法陣差不多,只不過一個靠宮殿建築堆砌法陣、一個則是靠人,便想先來望‘氣’,結果果不其然。

此時眼中看到的軍營佈置倒並非八門金鎖,反倒是與宮崇的四象靈陣有些相像,只是軍營位置的大致分部以及軍士調遣而已,可已能形成軍陣之氣,陰陽眼開時,隱隱便能看到空中似有四道氣運鎮壓四方,倘若有人膽敢來襲營,必然被困其中。

這還真是……學了一手!

林書航心中暗喜,此時再去細看那軍營的各種佈置,配合著陰陽眼望氣,將那營地的布營之法一一記在腦中。

那營地的細節極多,林書航看得又仔細,也得虧了這六百多的精神屬性,腦子的記憶極其強悍,且觀察力極強,不知不覺便是一兩個時辰。

趙雲在旁邊見林書航一直聚精會神,倒是不敢打擾,只負責著警衛。

趙雲就這點好,不懂的絕對不會裝懂、更不會瞎打聽或去好奇,聽到的命令就絕對貫徹到底,說了讓他等著,那當真就是杵著槍在旁邊站了一夜,一句廢話都不會說。

直到天都已經濛濛發亮了,才見軍師心滿意足的轉過頭來,笑著說道:“走吧,回去,這一晚可真是辛苦子龍了。”

回到新野城中小歇了一個時辰,次日一早,不等曹仁叫陣,林書航倒先讓趙雲率500士卒去喊陣了,別的都不說,只吩咐道:“今日事多,子龍需留存體力,出去後小勝一陣即回,不可追擊、不可貪功。”

這500人都是昨夜軍中挑出來,未必個個是老兵精銳,但卻絕對個個精神幹練、身強體壯,再有趙雲這搬血境大成的絕世猛將杵在前面,整個軍陣看起來殺氣騰騰,讓人不敢小覷。

那邊曹仁未知虛實,不敢妄動大軍,只聽說這趙雲是此前公孫瓚麾下,未見有何戰績,心中多有不屑,又欺他年輕,讓李典出陣迎擊鬥將。

林書航站在城頭上饒有興趣的觀看這一戰,他是真的對趙雲的實力足夠好奇,這兩天若不是想著身為軍師不便跟將軍動手,否則早都想要單挑一次了。

可兩將一交接,林書航頓時就明白自己所學的那些江湖武技,與馬上的將軍戰鬥可完全不同。

只見那兩將對陣,自數十米外發起衝鋒,藉助馬力,將全身的力量都匯聚於一擊。

技巧?這東西肯定有,但在對沖起手時,基本都不怎麼用得上,這一手拼的完全是彼此的力量、氣勢、兵器以及馬力,綜合實力的比拼,別說各方面都差一些那種,即便只差其中一兩樣,也可能在瞬間就已經被取走了性命。

而這一擊的威力也確實大得嚇人。

但見對沖中,趙雲的照夜玉獅子明顯馬力更勝一籌,疾衝間只一槍,強盛的氣血加上馬力,簡直是勢若萬鈞。

李典的武藝也是不俗,一柄大刀挺起,明顯是招架住了,可力量上卻相距甚遠。

轟!

雖無道家法術的光芒萬丈,但卻見一圈肉眼可見的雄壯氣浪朝四周直接盪開,巨大的兵器抨擊聲,震得兩邊不少軍卒都忍不住捂住耳朵。

李典胯下的坐騎本是高速飛馳,可對拼那一瞬間,坐騎非但被這強勁的衝擊給衝得驟停,且更是直接人立而起。

李典則是手腕劇震、虎口顫血,手中大刀都幾乎把持不住,心中駭然。

要知道,對方只是一杆長槍,重不過十餘斤,而自己手中的則是四十多斤的黑龍刀,兵器上明明大佔便宜,可竟然被‘秒殺’如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