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對林書航而言,誰去都一樣,只不過是找個由頭而已,否則若要說自己專為道觀之事前來,等擺平了馬上就消失,那可就算白瞎這未來蜀漢君臣的人情了。

因此,自然是有‘由頭’的關羽最好。

“關將軍當年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義信二字,無人可及,林某一直十分佩服敬重,豈會真的因小小賭注與將軍為難?”林書航笑著說道:“滅妖道之事,不過只是為成全關將軍信義,張將軍這也要搶?”

張飛愣了愣,乾笑了兩聲,那邊關羽本以為會被奚落,沒想到還享受了一通彩虹屁,此時方才是真的放下心來。

旁邊劉備也說道:“我久踞新野,竟不知還有此等妖道為禍民間,自當為民除之,以絕後患!軍師此言甚好,二弟可速速領命!”

“既有妖道為禍荊州,關某自然責無旁貸!”關羽一口答應了下來,臉上的神色這才稍稍緩和。

關羽並不是個喜歡別人拍他馬匹的人,主要是得看由誰來拍……

像林浩然這樣已經被他心裡認可的才俊來拍,那自然是受用,心想著‘不料這益州偏遠之地的林軍師,竟也知我關羽的名頭’,於是對這林軍師,心裡不由自主便多了兩份親近之意。

關羽既到,張飛得陪著喝幾杯,劉備卻是詢問林書航,該如何處置曹仁李典,只因曹仁此前曾數次輕視劉備,因此對劉備集團而言,都是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的。

坦白說,林書航當初做各種安排時,也沒想到過曹仁李典竟然會被關羽生擒,按照原本的歷史,曹仁李典雖是兵敗,但仍是逃走了百餘騎,走小路回了許昌,可現在……

林書航並不想打破三國原有的格局,肯幫劉備解新野之危,本也是出於這一點原因。

曹仁李典都是曹操麾下比較重要的將領,別的不說,眼下是202年,往後的5年時間裡,曹操一直都在北伐袁尚袁潭,之所以能一舉功成、定鼎中原,正是因為有曹仁這守城大將替他穩固後方,讓前軍既無後顧之憂,且保證糧草充足。

若無曹仁鎮守後方,劉表、孫權之輩,豈會坐看曹操吞併二袁坐大?

因此倘若就這樣將曹仁斬掉,那必然會對未來的三國鼎立之勢造成極大的影響,說不定劉表劉備孫權,會趁曹操北伐之際出兵,既是解二袁之危,也是攻城略地,壯大自身削弱曹操,到那時候曹操腹背受敵,恐怕就沒有接下來的三國了。

林書航略一沉吟,再想到等明天與關羽一起去平了宮崇的道觀,那按照模擬器此前的評語,說不定自己就會被直接‘遣返’,因此他本就準備了不少事兒需要交代劉備,此時倒是可以一併說了。

於是請劉備入屋細談,等坐下後方才說道:“曹仁李典不可殺。”

劉備見他專門邀自己入內,知道必有話說:“請軍師明示。”

“曹操雖在官渡大勝,且袁紹初亡,但袁家底子仍舊雄厚,雄踞三州,曹操之所以退兵回許昌,一是因在休養生息,消化官渡戰果,其次便是因為袁家業大,急切不可圖之,想等袁尚袁潭兩兄弟自己因大位先內訌內耗。”

“因此曹操的重心此時本全在北方,按兵不動只是靜觀其變,可倘若斬了曹仁,那是曹操的宗親,豈肯幹休?且曹操又向來輕視劉表等人,那隻怕大軍頃刻間便要兵臨城下。”

“到那時,主公以為劉表會如何?江東孫策會如何?二袁又會如何?”

劉備聽得後背一驚,細想下來確實如此。

劉表本就性弱,此前劉備就曾勸他趁曹操北伐時發兵許昌,結果卻死活不肯,再三遲疑,直到錯過良機。

所以如果曹操真的大軍壓境,那他最大的可能就是賜書一封,讓劉備放棄新野去荊州與他固守,而絕不會派兵來援的。

而真要去荊州的話,劉備又一萬個不願意,蔡夫人和蔡瑁此前才剛設計要害他,若非的盧馬躍檀溪,他現在命都已經沒了,倘若真要去了荊州,又要時刻防範那等小人,那有自己呆在新野痛快?

再說了,就算他真去了荊州,也未必就守得住曹操的主力大軍,到時候死無葬身之地也。

再說北邊的二袁,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要是聽說曹操來打荊州,只怕更會馬上內鬥不休,根本就不可能來幫忙。

至於江東的孫權,雖剛上任就頗有賢明,但和劉備素無交情,曹操打的是荊州又不是他江東,人家憑什麼來幫你?

此時心知林軍師說得有理,改口說道:“軍師所言有理,一切便依軍師所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