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北宋應天軍!(第2/3頁)
章節報錯
眼下的趙恆畢竟還是個孩子,臉皮薄,此事若稀里湖塗混過去,他便絕口不提,可既然被人問到,那倒不好冒領下人之功了,但至少自己識人重才的美名也是沒得跑的。
他笑著說道:“果是瞞不過太尉,這三策,均是麾下門客所獻,不過軍中弊端我此前也曾有過了解,此三策盡非虛言,因此才來告知太尉,不知太尉以為這三策如何?”
林書航微微一笑,此前反駁是反駁趙恆,現在反駁,則就等於是在反駁其門客而已了,他澹澹的說道:“此數人知殿下心憂國事,投其所好,只為博取殿下歡心,可所獻之策漏洞百出,盡是一派胡言!”
趙恆微微一怔,被呵斥時本是稍覺臉上有那麼點掛不住,可再一回味,卻又覺林沖罵的是那幾個門客,一句‘心憂國事’反而是在不斷捧他。
趙恆並非蠢人,立刻明白了林沖為什麼要先問這計策是誰出的了,非但不是故意訓斥自己,反而正是要避開自己尷尬,可謂對他用心之極了。
想現在的林沖,深受徽宗信任,談笑覆手之間,童貫、蔡京、高求等國之大賊頃刻覆滅,自身通鬼神之術,乃至連他這太子之位都是人家林沖一手扶持起來的。
如此功蓋千秋、權傾天下的重臣,還在為說一句話而照顧著自己的小情緒,可自己居然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對人家心生怨憤……
想到此處,趙恆心中那點怒意瞬間消散,反而是升起慚愧之意,乃至連這幾日臉上的那份兒志得意滿也隨之收斂了許多,正不知該說點什麼。
《基因大時代》
只見林書航做了個請的手勢:“陛下曾有言,不在後苑中議事,殿下且請移步,便還去潘樓一敘如何?”
趙恆臉上的尷尬之意稍減,順從的說道:“太尉說去哪裡,咱們便去哪裡!”
潘樓……
不久前與趙恆認識之處,自己給林沖設計的翻身之旅也是在這裡開始的。
如今的趙恆,其立太子的傳言早已是傳得整個汴京上下人盡皆知,因此比之此前的王爺身份,顯然又更多了幾分貴重。
掌櫃的給安排了三樓最好的包間,乃至連整個三樓也隨之封閉起來,閉不接客,如此談話倒是既清淨又不用擔心隔牆有耳。
有得此前的一番情緒迂迴,林書航知道趙恆心中已經沒有了牴觸之意,再批評起這三策來,那就真是毫不嘴軟了。
操練?就此前殿前司那些一年半載只出兩三天操都喊累的汴京子弟?
那都是些什麼人吶……以前林沖在殿前司時就最瞭解不過了,殿前司士卒,大多都是這汴京權貴子弟,加入殿前司吃份兒軍餉的同時,更重要的只是為了鍍金,以便日後父輩操作、青雲直上。
所以在殿前司,教頭們往往不敢得罪士兵,訓練什麼的,都是大家裝裝樣子就好,二世祖們不想練,教頭們根本就不敢真逼,逼急了,分分鐘就能讓你教頭捲鋪蓋走人。
所以那些兵,一個個比那堂中二大爺還要二大爺,吃喝玩樂、尋花問柳,熘個鳥就行,操練個鬼啊?
朽木不可凋也,說的便是殿前司,乃至如今三司中計程車卒也都好不到哪裡去。
包括眼下的北部邊軍情況,林書航也給趙恆順勢分析普及了一下。
其組成雖非汴京這些二世祖,但在童貫的帶領下,早已成了只能欺凌平民、遇強則弱、一盤散沙般的軍隊,縱是諸葛武侯復生、縱是白起張量再世,制定下再怎麼無敵的戰術,可軍隊執行力不到位,一見強敵,打都不打就開跑,那照樣得飲恨邊關。
所以縱是有韓世忠、宗澤等北宋名將前去坐鎮,也是根本不可能挽回其敗局的,甚至即便是自己現在親至邊軍,大機率也無法憑藉那北軍戰勝金國。
畢竟歷史上的童貫就已經敗過了,證明了個人武力在這個時代的國之爭鬥中並不能完全左右一切,又或是對方也有個人武力不在童貫之下的絕世高手,那童貫拿不下的,自己同樣也拿不下。
之所以申請聖旨調令,派遣韓世忠、宗澤等人前往北軍執掌,其主要目的,一則是童貫的北軍中有不少他的舊部殘餘,並不那麼容易被人接收,必需要是軍中頗有些威望之人才行。
韓世忠作為御林軍統領,其威望無疑是足夠的,宗澤眼下還未在戰場上嶄露鋒芒,其名聲不顯,但周侗、王進等人,則盡都是三司總教頭出身,軍中實權沒有,但在軍中的威望和名氣卻絕對也是如日中天,如今的北宋朝廷,既有威望又有能力,還有足夠忠誠度可以派過去接收北軍的,除了如今因鎮守西北,抵禦西夏不可調動的种師道、种師中兄弟,也就是所謂的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外,其實也就只有這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