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後大業三年時,隋煬帝罷杭州總管府,設之為郡,郡治錢塘縣,因此錢塘才是這時候杭州的中心,下轄錢塘、餘杭、富陽、於潛、鹽官、武康六縣,合稱為餘杭郡,因此得名餘杭,至唐時,方才另設新縣,將郡治改到了後世的杭州地界,不過倒是都沿用了餘杭的稱呼。

錢塘郡本就是當初陳國的重鎮,已經十分繁華,再加上京杭大運河的貫通,更是讓餘杭的繁華無以復加,算得上是如今大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高大的城牆足足有十米左右,三層樓高,且兩側延綿無盡,一眼根本看不到盡頭。

如此巨大的圍城建築已然初現出華夏民族在積累了數百年後的宏偉格局,讓本已習慣了古代的林書航都還是忍不住駐足,又勾起了當初求學時心中對華夏民族的崇拜之情。

比建築、比格局、比宏偉,坦白說,不是瞧不起誰,全世界都不配給華夏提鞋。

什麼羅德島太陽神像,不過33米高,比得上樂山大佛?一半都不到,居然就敢號稱世界七大奇蹟。

就算是金字塔,除了其一些被後人神話的未解之謎外,單以工程量而言,以那被埃及人引以為傲的無數巨石搬運量而言,比得上長城?

便是眼前這建於隋朝時的宏偉餘杭城牆,以及旁邊那條大運河,恐怕全世界也就只有華夏民族才能造的出來了……

李世民等各路人馬共五萬大軍,兩天前便是從餘杭出發的,如今卻只剩他帶著一千多殘兵敗將而回,早在城門口時便已經引起了轟動,只道前線兵敗,百姓人心惶惶。

餘杭郡守武通得到通報,迅速來迎,命殘兵先前往餘杭軍部報道,然後一邊讓人去請餘杭最好的名醫給段志玄治傷,一邊自邀李世民去郡守府敘話。

林書航現為玄甲軍統領,自是要相伴李世民左右。

此前說是讓胡鐵兒進城後悄悄開溜,但既已得了李世民信任,又已是玄甲軍統領,倒已用不著再偷偷摸摸,只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罷了。

此時陪李世民入太守府,那邊分賓主坐下,問起前線戰事。

李世民將被瓦崗軍大敗之事一說,那餘杭郡守武通大驚失色、唉聲嘆氣不止,既是心疼他好不容易才湊出來的三萬大軍,就這麼兩天功夫就打了水漂,也是擔心瓦崗聯軍若是攻江州不利,只怕會轉攻餘杭。

李世民說道:“我衝出重圍時,留意到瓦崗軍已轉西向而去,怕是去圍江州了,如今陛下危急,還請郡守再調撥兩萬兵馬與世民,我當星夜馳援去解陛下之圍。”

郡守武通愁眉苦臉的說道:“世侄有所不知,此前調撥給李大勇那三萬人馬已是我從各地地方緊急抽調上來的了,家底都給掏了個空,現在哪還有多餘的兩萬兵力與你?”

“也是。”李世民倒是不慌不忙,微微一笑,娓娓道來:“郡守既不願勤王,那世民當速去他處再搬救兵,免恐誤了時辰,就此告……”

話音未落,那郡守武通已然是差點被嚇得尿都出來了,連忙起身攔住他:“世侄勿慌!勿慌!話可不是這麼說,非我不願勤王,此前勒緊褲腰帶不也給你湊了三萬嗎?實是現在……”

“實是餘杭空虛,理解。”李世民點頭道,顯然對餘杭這邊的情況瞭如指掌:“城中如今就只兩萬多兵馬,若要分撥世民兩萬,那便真是所剩不多了。只恐他日萬一有匪徒襲城時,無人保護大人安全……”

“世侄休得胡言!”武通的眼睛都瞪圓了,急切說道:“我只是為保餘杭百姓……”

“明白!”李世民肅穆拱手說道:“民為水、君為舟,荀子曾有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武郡守以民為重,真是令世民肅然起敬、汗顏無地!待此事之後,世民必奏報陛下,令百官效仿之!”

林書航在旁邊聽著李世民忽悠,差點沒笑出聲來。

奏報楊廣,令百官效仿之?效仿什麼?效仿他武通不勤王嗎?這是生怕他死不了啊。

太宗他老人家,竟然也有如此鬼畜的一面……

武通郡守張了張嘴巴,好半晌才從李世民的話裡回過神來,眼看李世民拱手告辭,一副行色匆匆的樣子,急得他猛一跺腳:“回來!世侄你回來!給!我給你兵還不行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