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恩仙救厄難,林家永流傳(第1/2頁)
章節報錯
“能和我說說嗎?”林書航饒有興趣的問道:“那是怎樣的故事?”
林翠蘭略一遲疑:“您知道林家的族譜嗎?您若果真是那位神明派來拯救林家的上仙,那該知道幾個比較特別的名字。”
此女明顯是讀過幾本書的,說話慢條斯理,言行舉止都頗有法度,按林書航當初的瞭解,林父一開始那是真把林翠蘭當親女兒來養的,且為求彌補兒子不學無術的遺憾, 因此也讓林翠蘭學習過不少書籍文字。
只是後來林興業不爭氣,敗光了傢俬,這才逼得林父求林翠蘭嫁他,否則害怕林家真個絕後了。
此時林翠蘭問這話,林書航頓時就明白了她意思。
她想看看自己是否真是祖上傳說中那個在不斷幫助林家的仙人,那幾個所謂‘特別的名字’, 要是自己知道, 那她就說, 要是自己不知道,那她就不會說。
林書航笑了起來,也不說穿她的小心思,只說道:“這有何難,倘若要說特別的名字,那當是林大元、林牧遠、林憶奴這三個了,而以後恐怕也還要再加上一個林興業。”
林翠蘭聞言一震,猛然朝林書航跪拜了下去:“恩仙在上,林氏養女林翠蘭,代家父林天恆行遺志,給您老人家磕頭了!”
林天恆就是林興業的父親,族譜上早已見過,而以自己對林家的貢獻,受她這一拜也是理所當然。
林書航待她磕完頭,這才伸手將她扶起:“好,起來說吧,把你知道的都告訴我。”
“是!”林翠蘭的臉上帶著一絲興奮的紅潤:“一共正是三個故事。”
當初義父向她說起這些林家世代流傳的秘密時,她也有些不敢置信, 可哪想得到現在居然真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恩仙。
此時娓娓道來, 林大元自逃出皇陵後遠遁大漠、融入匈奴,腦子裡時常就殘留有一些在皇陵中的見聞記憶,雖是碎碎斷斷的不得成章,但只要想起一點,他就習慣記錄一點,到得晚年時,非但將皇陵的地圖給複製了出來,也將當初林書航穿越在他身上後,去皇陵裡發生的事兒,給回憶起來許多。
林大元只是當個故事講給後輩子孫聽的,那時候還沒有必須世代相傳的族規,只當是林大元的離奇經歷,因此傳到林牧遠那輩時,對林大元的故事就已經記得不是很清楚了,許多地方甚至都有錯漏,是後人靠想象來補全的。
但自林牧遠起,從喀納斯草原大戰胡狼, 並遷回漢土之後,由於呼彌爾曾與林書航朝夕相處,對那段經歷記憶得相當準確。
呼彌爾時常與清醒後的林牧遠聊起那段往事,再加上此後的林牧遠再也不復當初之勇,如此明顯的差別,兩口子豈會不想去把它搞清楚?
所以印證之下,再結合起林牧遠記得的、有關祖宗林大元那些斷斷續續的經歷,兩人很快就搞清楚了一件事兒。
有一位仙人,將在林家每每最危難的時候出現,附身在林家後人身上,幫助林家後人度過難關、延續林家的血脈!
無論林牧遠還是呼彌爾,對這個分析出來的結果是既無法不信,也無法全信,畢竟太過匪夷所思。
但此後王莽政變,西漢終結,各種新政頒佈,林牧遠和呼彌爾都是聰明人,能感覺到他們這種小地主家庭即將大難臨頭。
坦白說,這兩位都是在喀納斯經歷過生死的主,對自己的命運並沒有那麼看重,但奈何當時已經有了林憶奴,害怕林憶奴也跟著受罪,於是這才又想起了此前得出的那個‘結論’。
——有一位仙人將在林家最危難的時候出現,附身在林家後人身上,幫助林家後人度過難關、延續林家的血脈!
他們是死活已經無所謂,但兒子必須活著啊!
此前的他們不太敢相信這個結論,但在那一刻,他們又多麼希望這個結論是真的?
於是,林牧遠就將此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當時尚且年幼的林憶奴,將族譜交給他,讓他一定要妥善保管、永世流傳的同時,且也告訴他。
倘若日後真遇到仙人附身、帶他得脫大難的話,那就讓他務必要將林家和恩仙之間的事兒世代相傳下去。
如此一是感恩恩仙,二來,也是讓林家後代在接受了恩仙的幫助,重新迴歸正常凡人時,要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去接好恩仙交給他大好局面的接力棒……
總之,要有個心理準備才好。
結果果不其然,林憶奴在昆陽城中昏迷過去,等醒來時,已然成了被王霸奉為神明一般的所謂‘軍師’,還帶著數十精銳士卒和大量的金銀財寶。
林憶奴當時就是驚得夠嗆,但幸好父親告訴過他‘恩仙’的事兒,因此一直裝著端著,直到從王霸和眾多軍士那裡慢慢搞清楚了昆陽戰場發生的事兒,此後才裝得更像了……
這真是林書航的失誤被林牧遠給挽救了,否則以林憶奴當時不過十幾歲的心智,必死絕境中昏迷之後,醒來時卻突然擁有了如此大好局面,就算不被嚇瘋,也非得在王霸等人面前露出馬腳不可。
而一旦讓王霸知道他並不是真正軍師,就算不說背叛他,此後也是絕不會盡心盡力的在四川幫林憶奴打造出偌大的商業帝國,還撈到一個漢中侯的。
於是自此之後,林憶奴便將恩仙的故事在家流傳下來,規定傳男不傳女,且只傳給林家的下一任家主,說白了,那些沒兒子的子孫,就別想著繼承林家的家業了。
林天恆本該將這秘密傳給林興業,可就林興業那二世祖的流氓無賴作風,成天的不著家,林天恆幾次想說,林興業壓根兒都懶得去聽,只聽幾句就不耐煩,還是左耳聽右耳出。
林天恒生生給他氣死,又怕林家就此斷絕,還好有個養女林翠蘭頗為聽話懂事,又識得大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