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中只有兩人,酒過三巡,一通閒聊,劉秀有意拉攏,林書航也是聽之任之的附和,彼此的關係頓時顯得拉近了不少,話匣子也漸漸開啟。

聽林書航話裡話外大有因為殘廢就心灰意冷的想法,劉秀忍不住問起林書航此後的打算。

“殘廢之人已經不再適合沙場,這大將軍府,我是不會回去了。”林書航笑著說。

劉秀聽了這話有些憂喜參半:“軍師切莫灰心,雖然斷了左臂,以後難以再上陣衝殺,但軍師神算,光憑此就足以抵得上千軍萬馬!只需坐鎮幕中、運籌帷幄,照樣可以幹出天大的事業來!憶奴,你若是在大將軍府幹得……”

他本是想趁機說在大將軍府幹得不舒心,不如到他這裡來,可話還沒說完,又被林書航打斷道:“我也不是林憶奴。”

劉秀微微一怔,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將軍可曾聽說過奪舍?”

道家思想在西漢已經逐漸發展出了規模,什麼借屍還魂、奪舍重生一類的事兒,在民間一些鬼怪故事裡多有出現。

劉秀聽得一驚,瞪大眼睛看著林書航。

“為解昆陽之危,我依附於林憶奴身上,如今昆陽之危已解,我自該功成身退了。”林書航笑著說道:“至於我本身的來歷,將軍不用問,因為即便我解釋了,將軍只怕也難以想象。”

劉秀張大嘴巴,半晌才回過神來,大笑著說道:“難怪……難怪軍師此前在舂陵軍中碌碌無為,可卻能在昆陽城裡一鳴驚人……難怪軍師能召喚九天落隕、能如此神機妙算,原來軍師本就是神仙人物!”

話說到這裡,劉秀總算是回過味兒來:“既是如此,那軍師特意來找劉秀,想必是有事要交代?是想讓我照顧林憶奴嗎?”

不虧是光武帝,這腦子確實開過光,果然是舉一反三。谷邯

“正有此意。”林書航讚賞道:“林家與我淵源頗深,保他子孫後代安穩是我的心願,當然,絕不會讓將軍白幫這個忙。”

“軍師這是哪裡話,就衝軍師拯救昆陽,這事,劉秀都是義不容辭!”

“將軍且先不急,聽完我的話再說。”林書航笑著說道:“將軍覺得綠林軍的前途如何?”

劉秀微微一怔,皺眉道:“綠林軍如今昆陽大勝,得新軍輜重若干,兵峰正盛,而新朝主力又已經潰散,只需攜大勝的雷霆萬鈞之勢揮師北上,推翻王莽偽政指日可待,當然是形勢一片大好。”

“是的,新朝王莽氣數已定,滅他易如反掌,可之後呢?”

劉秀說道:“當然是擁立新帝,取代政權。”

“擁誰?”林書航再問。

“自然是高祖子孫方能名正言順。”

“可綠林軍中,這高祖的子孫也未免太多了。”林書航笑著說道:“更始將軍劉玄,汝兄劉縯,當然,也包括將軍你,都是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代,都有繼承大統的資格。”

“如今綠林軍看似兵峰強盛,可實則各將領擁兵自重,甚至連一個總指揮都沒有,往好了說,這叫聲勢浩大,可要往壞了說,這就叫一盤散沙。”

“王莽敗得太快了,以至於綠林軍根本就還沒有想過如何繼承大統,屆時新帝的擁立,必將引起綠林軍內部的混亂和爭權。”

“劉玄、王常等輩目光短淺、心狠手辣,與尊兄又歷來不合,眼下在軍中更是各自培養勢力針鋒相對,這場內亂很快就會到來,再加上北邊的赤眉軍未定,如此錯綜複雜的局勢,綠林軍卻內部不穩,最後必將走向敗亡。”

劉秀嘆氣道:“軍師所言,秀也曾預想過,且不說綠林軍內部如今的種種弊端隱患,這打天下易、受天下難,只憑綠林軍這些草莽,根本就不懂治理天下,縱然真推翻了王莽的政權、坐了江山,只怕也是曇花一現罷了,原是想有軍師這樣的大才在綠林軍中,或許會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後廣攬天下英才,可沒想到……”

“不僅如此,”林書航笑著說道:“這場內亂,必將是將軍與尊兄的一場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