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秦瓊姑心裡怎想,那頭張松溪感嘆完了便又認真思量道:“既然三哥傷情已好,那與金剛門的恩恩怨怨還得思量如何化解。”

“若引朝廷,只怕麻煩。”

這話乍一聽讓人很不舒服。

金剛門又是把俞岱巖害了,又是不給救傷的藥,還偷襲殷梨亭,欲除之後快。

張松溪卻還想著如何化干戈為玉帛,實在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只是武當七子性格皆不同,這張松溪說是大局為重,卻也經常不免妥協慣了,思量事情,總是和平為止。

然眼下那金剛門實在欺人太甚,再加上朝廷也決然不會息事寧人,聽四哥依舊存著這心思,殷梨亭忙勸這張松溪打消了這心思。

卻道:“四哥…我看這恩怨只能料理了,化解是化解不得的。”

張松溪以為殷梨亭是痛恨金剛門對三哥下的死手,便勸道:“那害三哥的兇手咱是決然不能放過,只是金剛門那頭好歹也與少林牽連著。”

“雖說眼下少林裡都不認這一隻偏門,卻也難保不會有幾個和尚去少室山上賣慘。六弟要是真結的死仇,只怕與少林那,也不好說話。”

要說這張松溪,還真就是顧及的太多,性格里頭缺乏果斷。

不然當年張無忌這麼一個武藝高強,內功深厚的寶貝,明明是五弟的親兒子,卻讓他放任自由。

那要能當初留在武當裡頭好好“感化”,妥妥能接過老張的衣缽啊!

不過話說回來,當年誰都不提這茬,那心裡其實也都明白。

以張無忌後頭天下無雙的功夫,老張再一開口,那定是能叫武當掌門傳在他手裡。

誰都不提,說白了,還是不想叫張無忌繼承罷了。

武當的一眾師兄弟,還是想讓大師兄接過掌門的。

只是後頭想不到宋青書出了事,宋遠橋也沒臉接任,最後掌門輪到了二哥俞蓮舟身上。

武當七子當然人都不錯,不過說到門派大業上,還得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

言歸正傳,眼下殷梨亭聽得四哥所言,卻又是一陣搖頭道:“倒不是因為三哥那事,我非要滅了那金剛門才善罷甘休。”

“只是如今朝廷已然對我武林各大門派別有心思,那金剛門既為朝廷爪牙,又如何願與我等化干戈為玉帛?”

“這回兩位師兄去求藥,卻叫那金剛門四處追殺,這事情…可看的還不明白麼?”

殷梨亭這話可是大爆料啊!

雖說如今知道金剛門害了俞岱巖,也知金剛門與朝廷有關,卻也始終認為,這不過是個意外。

今日卻聽殷梨亭如此說,顯然其中還有門道。

張松溪當下又問道:“難不成是朝廷故意害我武當?”

殷梨亭卻搖頭道:“不知道…”

說著看張松溪眉頭緊鎖,也是連忙跟著道:“只是我在西域時候,在崑崙派裡遇到一樁事情。”

“朝廷裡頭,已然對崑崙掌門之位動了心思。”

“由此及彼,想想咱們三哥那事,許還真不是意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