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我無處不在(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後的結局也是相當精彩,男主角消失了,他完成進化的終極方向:
徹底拋棄肉體,完全以意識方式存在(估計呂克貝松也喜歡新世紀福音戰士)
而柯東這時候也進化到頂,他不和我們這些三維世界的光滑猴子玩了!
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成神了!
所以生死對他不起作用,時間空間對他來說沒有拘束,甚至是隨心所欲玩轉我們這些低階生物的物質和精神,化身成真正的男神了!
..........................................
並且相對於貝拉之前的電影來說,這部感覺上不是在拍電影,而是他需要表達一些東西,而他碰巧又是個導演,可以用電影方式來具現化這些思想。
這種平鋪直敘的手法,從完整性和情節構造來看很多硬傷,因為電影本身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思想而服務的,如果單純當作電影來看不能算是佳作。
但是不管是好是壞,他做到了,傳達了。所以這部電影真正的的受眾其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不是它深奧難懂,而是因為沒有類似的經歷和心靈之旅,不會透過電影本身去尋找高認同度。
電影裡有很多不同程度的隱喻,首先電影的結尾,露西化身成了一個超出人類理解的超級電腦,最後卻變成了一隻小隨身碟。
所以這點也有些可笑,但這其實也是導演自己思想的化身。
在他龐大的思想體系裡他能捕捉到記錄下來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最後能夠傳達到電影裡讓人看懂的,其實百分之一還不到。
還有一個重要的隱喻就是露西在這趟精神之旅裡不同的階段,其實她只是在不到24小時內飛速的過完了人生。
我們隨著年齡不斷增長的智慧,其實最高程度的體現是敏感性。
她最先發現自己的變化就是敏感,視覺和聽覺。
世界迴歸到了最起始的三原色紅綠藍,普普通通的一棵樹,一張凳子,看得到裡面的粒子互相碰撞交流,匯聚成一道一道細細的三色光線,隨著時間一起,好像血液一樣細細的流淌著。
電影裡有一句話,大意是所有的度量單位,一個,兩個,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規則,被這些規則禁錮住了,於是忘記了這個世界真實的規則。
其實只有一個度量單位,就是時間,沒有時間,我們就不復存在。
意思有點晦澀,但是其實你也可以仔細感受一下,如果沒有時針的滴滴答答。
如果沒有音樂或者影象的持續,只有你一個人,你在冥想,那麼你能感覺到時間在流逝嗎?多半是沒法感覺到,因為這些外在的干擾,我們的敏感度在慢慢的退化。
而露西的第一個階段,就好像初生嬰兒一般重新獲得了認知世界的能力,所以她的第一個階段,可以解讀為興奮。
第二個階段,可以解讀為痛苦。她無所不知無所不感,甚至可以記起媽媽乳汁的味道,和骨頭生長的疼痛。
所以她給媽媽打電話,會止不住的掉眼淚。
因為這些敏感,會將所有的情緒無限放大,這個時候負面情緒會主導意識。所以她在這個階段說,疼痛會阻止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因為這個時候你只能感覺到疼,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疼痛,都會像一堵牆把你和這個世界的諸多細節間隔開來。
於是她進化到了第三個階段,就相當於是頓悟了。
這個時候她的意識形態,更像是一個宗教的起源。
她在電影裡對於電磁波的操控能力,甚至對於物質的解構和重組,貌似很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