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則是因為,航天煤油普通人很難搞到手,就算有渠道的話,一次也只能整一點點,但自己測試航模的時候肯定需要大批次的試飛,一旦失去了航天煤油的供應,自己的車測試也就不得不停止了......

而汽油發動機的話,就沒有這些疑慮了。

汽油發動機後期維護成本低,製造精度相對來說也不用太過苛刻,而且完全不需要對燃油供應有任何的疑慮,保證隨時都能供應!

而且98號汽油,也是正常民用級別裡面非常普遍卻標記最高的燃油之一了,這也稍微追平了一些與煤油發動機之間的差距。

這也是劉鋒為什麼最終會捨棄煤油發動機,重新設計成汽油發動機的原因。

畢竟他做的這個是航模,又不是真正的飛機。

劉鋒買燃油的時候,還順便在外面的商店中買了一個漏斗,想了半天,還是用它來當作發動機的油箱最經濟實惠......

劉鋒回到廠房之後,也沒有耽擱,將發動機固定在了工作臺上,然後在輸油口插進了漏斗,並將燃油倒了進去,緊接著就進行了第一次著機試車。

在劉鋒點火的瞬間,發動機發生一次短暫的抽搐,並且出現了異響.......

劉鋒第一反應就是關機,但轉念一想,還是讓它在運作一會,看看接下來的動作。

果然,過了一會聲音就慢慢的變小了,而發動機的尾部也進射出了一道還算顯眼的尾焰,顯然是慢慢的達到了發動機的工作區間。

因為沒有給油的原因,所以也沒有馬赫環的出現。

看到這一幕,劉鋒才稍微的鬆了一口氣,這至少證明這臺發動機是符合設定的,可以正常啟動。

劉鋒並沒有第一時間就進行大馬力的測試,而是選擇讓發動機進行一下磨合,畢竟精度不高,肯定有會有地方沒有處理好的,要是貿然就進行負荷測試的話,發動機有可能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差不多保持了半個小時的怠速運作,發動機的聲音才漸漸的恢復了正常。

劉鋒這時才下定了決心,按下了相應的油門開關。

隨著他的動作,發動機的聲音猛然變大,但還在可控範圍內,僅僅半秒的時間,耀眼尾焰瞬間就噴射而出。

看見這個場景,劉鋒並沒有停下,而是繼續緩慢的加大油門,直到發動機進入了全負荷運轉的區間。

這個時候,燃油的消耗幾乎到了肉眼可見的程度了,劉鋒不得已鬆了一下油門,進行燃油的新增。

然後才繼續全負荷測試,而此時發動機尾部噴射口的金屬材質已經被燒的通紅,包括髮動機機身前部的渦輪也變成了紅色,剛是看看就覺得滾燙無比。

可劉鋒依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因為他在就預料到了尾部噴射口會出現這樣的場景,畢竟不是真正的軍用材料,沒辦法做到和他們一樣的耐久度,所以在最初的設定中,就將噴射口作為了消耗品來用。

這也是他在製造的時候,特意讓商家多製造一些的原因所在。

而劉鋒看著這臺發動機的目光,變的越來越炙熱,因為發動機的尾部,明顯出現了馬赫環!

而且馬赫環的數量居然到達了三馬赫!

要知道,別說是在航模上面,乃至在真正的戰鬥機中,都已經是非常恐怖的存在了! 甚至達到了頂尖的時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