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隨著其思考下去,董承的臉色變的難看了起來。

曹操或許不會全部答應張策所提的要求,但同意其中的一兩個條件……

還是有可能的。

如果張策不惜代價的對中原之地發起戰爭,曹操迫於威勢,未必不會全部答應張策提出的條件。

作為曹德的敵人,董承比天下間的諸侯都明白:

眼下的曹操,還沒有做好同張策全盤開戰的準備。

即便開戰了……

曹操也未必能討的任何好處。

如果戰事陷入長久的僵持之中……

此前出兵豫州的孫策極有可能會趁著曹,張鏖戰的間隙,發兵許都,奉迎天子。

一想到這,董承的眼神就是為之暗淡不已。

奈何他在徐州敗的太快了。

根本沒有等到孫策解決完豫州的戰事,騰出手來出兵援助徐州。

否則。

現在的他應該已經會合了江東的兵馬,在徐州之地共同鏖戰曹軍,磨刀霍霍的準備發兵許都了。

旁邊,李儒望著沉默不語的董承,他輕輕一笑。

“看來子續已經有了覺悟!”

“既然如此,儒就告辭了!”

“明日正午時分,儒連同我家主公等著子續宣讀陛下託你帶來的詔書!”

李儒笑了笑,徑直退了出去。

董承望著離去的李儒,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良久之後,董承口中發出了一聲嘆息。

“陛下!!!”

“老臣或許要愧對你的所託了!”

董承一時間悲從中來。

接著。

就見他雙膝一彎,面帶涕零的朝著許都的方向跪伏了下去。

……

次日正午。

軍營駐地校場之上。

張策,李儒,魏延,馬騰,馬超,閻行等諸多文武全都集合在此。

在他們的身後,數萬名關西軍將士無聲站立著。

在他們前方的高臺之上,董承則是手持著一份鐫繡有龍紋的詔書立於其上。

注視著下方的張策及其麾下文武,董承哪怕恨不得拔出腰間的長劍將其斬殺於此,但在張口說話的時候……

卻聽其口中誦道:“建安四年夏八月甲子,詔曰:

“朕承先帝之聖緒,自繼位以來,戰戰兢兢,無憂懈怠。

然,治國須有良將輔之,長安張策志慮忠臣,北抗胡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