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發難的理由僅是劉備此人心懷大志,非久居人下之輩,而不是拿劉備的身份真假作文章。

由此可見。

劉備漢室皇叔的身份是經得起考證和推敲的。

後世的那部分三國迷之所以會對劉備的身份產生懷疑,在張策看來更多的則是對劉備這等“草根”逆襲的不太能接受。

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劉備這個編草鞋的,面對四世三公的袁紹,面對官宦之後的曹操,面對真漢室宗親劉表,劉璋,面對漢末的一個個門閥世家,豪強大族,他需要扯出一個可以匹配四世三公,官宦之後的名頭來與之匹配。

唯有這樣。

他們才會在劉備三分天下,建立蜀漢的時候勉為其難的接受,並且說服自己。

畢竟劉備這個偽君子借了大漢皇叔的光嘛。

所以才有了他後來的草根逆襲, 做到了袁紹, 劉表, 劉璋等人都沒做到的三分天下。

這個說辭聽起來或許很可笑, 但,這就是生活啊。

面對他人的成功,人們在自己辦不到的時候,總會給自己尋找理由說服自己,卻是忘記了他人背後的努力。

心中感慨一番,張策看向許都的時候,眼底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春闈狩獵不知是否已經發生?

李儒應當已經從國舅董承的手裡取到了衣帶詔吧!

收回思緒,張策將目光落在了趙雲的身後,等待著趙雲的答覆。

對於張策投來的目光,不知道張策心中已然經歷了思緒百轉的趙雲在凝視著張策片刻之後,笑著說道:“回將軍!”

“在雲的心中,劉皇叔當的起英雄二字。”

“劉皇叔同雲長,翼德的結義之事,雲在聽聞後更是神往不已。”

“可惜……”

“劉皇叔眼下雖有匡扶漢室之心,但卻時運不濟。”

說到這,趙雲神色莫名的看了一眼張策。

張策自然讀懂了趙雲這一個眼色中包涵的意味,與其說趙雲看的是自己,不如說是在指代他那便宜岳父呂布。

正是呂布奪取了劉備的徐州,才使得劉備時運不濟。

對此,張策沒有跟趙雲爭論什麼劉備得了徐州能不能匡扶漢室,而是點點頭說道:“子龍說的不錯!”

“劉備此人的確是有匡扶漢室之心,奈何時運不濟!”

“所以……”

“他縱為英雄,但也只是個心懷理想的英雄罷了,而這個理想想要實現……”

“很難很難!”

“以至於當其走到最後的時候,或許會以悲劇落幕!”

說出這話的時候,張策心中五味雜陳。

遍觀整個漢末三國,以悲劇落幕的何止是劉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