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張策為幽州出謀,黑山軍張燕!(第1/3頁)
章節報錯
公孫瓚自言不需要自己出手的話語,張策自是信的。
張策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
公孫續的提議並非是來自公孫瓚的授意,而是這位少公子自作聰明的臨時起意。
可如果說公孫瓚憑藉著一己之力能對付袁紹,張策卻是不信。
因為這一點,前世的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短時間內,公孫瓚或許可以同袁紹保持均勢。
可如果長久的對峙下去,名聲,人才和家族底蘊都不如袁紹的公孫瓚,唯有敗亡一途。
對此,張策深信不疑。
想到這。
張策對著公孫瓚說道:“公孫將軍,非是策不想命令麾下軍隊南下同冀州軍作戰,而是策也有著不得已的苦衷。”
“就如同公孫將軍有袁紹這個大敵一般,關中的西面和東面同樣有涼州馬騰,韓遂,兗州曹操這兩個大敵。”
“一旦策的軍隊陷入同冀州軍的戰鬥中而一時間脫不得身……”
“呵呵!”張策嘴角浮現一抹苦笑。
“到時策的處境或許比站前的幽州好不到哪裡去。”
聽到張策給出的解釋,中軍營帳的公孫瓚麾下諸將面色稍緩,看向張策的目光多了幾分理解。
同時,他們不由的想到了被張策擊敗的鮮卑軍……
依照張策的說辭續想下去,他們發現張策的所作所為對於幽州而言,的確是已經說得上是仁至義盡了。
因為張策的軍隊如果攪入幽冀二州的爭霸而難以回防幷州和司隸,屆時張策面對的不光是韓遂,馬騰,曹操的攻擊,還可能會有來自鮮卑的報復。
這樣一看,張策說的後果還有些輕了!
“哈哈,子謀無需多言!”
“你我之間哪裡需要什麼解釋!”
“另外,你也別一口一個公孫將軍稱呼我了,稱呼我的表字伯圭即可。”
公孫瓚制止了張策的說辭,衍然一副要與張策結成忘年交的態度。
“將軍如此一說,策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伯圭!”
聽到張策稱呼自己的表字,公孫瓚點頭哎了一聲,抬手對手下吩咐道:“讓軍中的廚子做些吃食,把我珍藏的那些美酒拿出來,今天我要與子謀一醉方休。”
公孫瓚將武人的做派體現的淋漓盡致,絲毫不顧忌軍中不得飲酒的律令。
公孫瓚不顧忌,張策就更不會出聲提醒掃人興致了。
後世劇版中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諸將戰前飲酒的畫面可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