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們對於袁紹可能在今年開春對幽州的公孫瓚動手之事,早就已經有所猜測。

可是。

當事情真正發生的時候,他們還是驚訝於袁紹的魄力。

要知道。

如今正是開春時節,袁紹興起兵事便意味著會耽誤了農事。

勝了還沒什麼。

可如果敗了……

那引起的將會是一連串難以承受的後果。

即便袁紹在公孫瓚的乘勝追擊下活了下來,可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不休養生息一番,就別想大肆興兵。

“孔明,你安排些人繼續在此督促百姓農桑!”

“至於你本人和我,還有文優,立刻回京兆尹府,召集諸將商議對策。”

對此,知道事情嚴重性的諸葛亮不疑有他,當即轉身吩咐去了。

……

一個時辰後。

京兆尹府。

張策,李儒,諸葛亮三人從外面回來的時候,留守在城中的鐘繇,張繡二人早已經在府中等候多時。

在主位上坐定之後,張策當即對著李儒說道:“文優,剛才趕路太急,來不及聽你詳細彙報!”

“現在!”

“你把冀州的事情給大家說說!”

見此,李儒也不猶豫,當即出列把自己知道的講述了出來。

“半月之前,袁紹忽然集結二十萬大軍在冀,幽邊境,以顏良,文丑二將為先鋒,征討公孫瓚。”

“與此同時!”

“袁紹以郭圖,審配二人為使者,攜帶重禮前往草原鮮卑部和幽州西北方向的烏桓部,欲要聯合他們,興三路大軍會獵幽州。”

“如果讓袁紹聯合鮮卑,烏桓計謀成功……”

“公孫瓚縱然有實力對抗袁紹的二十萬大軍,但在袁紹和塞外異族的腹背夾擊之下,其也必敗無疑,幽州將會為袁紹所得。”

“而且……”

李儒面上泛起苦笑。

“這些年來,由於公孫瓚對烏桓等塞外種族過於強勢,儒認為那些異族面對袁紹提出的聯合共討幽州公孫瓚的提議,想來他們是不會拒絕的。”

“換而言之!”

“在沒有外來力量的干預下,公孫瓚此戰必敗!”

“至多三月之內,我等或許就能收到幽州易主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