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點。

未來的千古賢相,入了文武二廟的諸葛亮也不能免俗。

當然,場中比諸葛亮淡定的文士也不是沒有。

一個陳宮。

一個李儒。

他們二者早就經歷了太多的人生起起伏伏,對於名利的追逐之心遠沒有剛初出茅廬的諸葛亮那般看重。

張楊也是含笑看著身邊的兒子,感嘆於兒子張策越來越有人主的氣度。

對此,張策也沒有故意吊著眾人的胃口。

他的目光在眾人身上徘徊打量了片刻之後,徑直落在了陳宮,步騭,常成的身上。

“公臺,子山,常成,你等三人前往河南尹如何?”

“河內有元直和漢升二人坐鎮,我倒是不怎麼擔心。”

“但諾大的河南尹,僅有魏延一個人,我擔心他應付起曹軍來可能力有不逮,你們三人去了也能緩解一下他的壓力。”

張策的擔憂不是沒有緣由的。

此時的魏延還不是未來那位坐鎮漢中可當十萬曹軍的魏文長,天賦和潛力或許有,但終究是未曾轉化成實力。

在那之前,張策需要有人在魏延的身邊幫他穩一手。

而陳宮,步騭,常成三人,就是他給魏延安排的搭檔。

陳宮的能力自不必說。

雖然有些時候顯得智遲,但統籌全域性的眼光卻是不差。

再結合陳宮和曹操之間的恩怨情愁,張策相信……

陳宮絕對會發自內心的願意前往河南尹這個對曹第一陣線,與曹操分個高下的。

配合上魏延那奇襲子午谷的急智,陳宮和魏延之間完全可以實現相輔相成,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同樣的,步騭也是不凡。

在歷史上此人在孫權麾下先後任交州刺史,立武中朗將,算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才。

如果說魏延和陳宮的組合,代表著河南尹實力的上限的話。

那麼……

步騭和常成的搭配,則是保證了河南尹實力的下限。

不至於在魏延和陳宮有所疏忽時,進而導致駐防河南尹的大軍一敗塗地,再差也應該能堅持到河南尹北面的徐庶領兵到來。

場中,陳宮,步騭,常成三人聽到張策的命令,立時起身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