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袁紹,共伐河內?

曹操的提議令居於司空府大殿內的諸多文武吃了一驚。

他們怎麼也沒想要自家主公會生出這樣一個“與虎謀皮”,於己方難得一利的念頭。

河內郡雖然處於袁紹和他們所佔中原之地的夾縫之間,但就實際土地分佈而言,河內郡九成的領土都在黃河以北。

到時,即便他們度過黃河聯合袁紹滅了張楊,獲得了河內郡一半的土地,以曹,袁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一旦袁紹翻臉不認人對曹軍動手……

他們也未必守的住。

縱然守的住,他們也不可能因為半個河內之地而在黃河以北囤聚重兵駐守。

因為那樣只會去挑動袁紹敏感的神經,給他找到南下出兵中原之地的藉口。

“主公,您所做的決定是否急切了些?”

“連番征戰之下,將士們已經人困馬乏。固然張楊之子如您所說逐漸成了氣候,但其父張楊並無大才,非亂世雄主,其人不足為慮。”

“值此年關將近之際……”

“以荀彧之見主公不若暫緩動兵,待到來年開春再圖興兵河內。”

臺階之下。

文官佇列之中走出了一個氣質儒雅,下頷蓄起鬚髯的俊美中年男子。

相貌之美和主位上的曹操一比,當真是一個天上,一個跟被馬車的車軲轆碾過一樣。

“文若!”

曹操輕嘆一聲,眸光看向與自己亦師亦友的尚書令荀彧。

他想過自己的提議會有人出來反對,但沒有想到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興兵的會是荀彧。

曹操對此雖然意外,心中卻無任何不滿。

他明白,荀彧的諫言沒有一點毛病。

造成這一切分歧的原因不在荀彧,而是問題出在了他曹操的身上。

不知怎的,張策此人總給他一種說不出的威脅之感,讓他感覺如鯁在喉。

生性多疑謹慎的曹操很討厭這種感覺。

所以,他不介意付出一些代價趕在張策還未返回其父張楊佔據的河內之前,把這種威脅扼殺在萌芽之中。

奈何。

這些話他不能對荀彧明言。

因直覺和預感而興兵,在旁人耳中聽起來實在是太過駭人聽聞了。

可是。

曹操沒注意到的是……

荀彧在向他諫言之時,眼底深處隱藏著的濃濃的憂慮。

曹操剛剛征討完徐州回來,對於許昌城內的暗流湧動或許還沒有太深的體會,但在曹操忙於前線戰事之時,替他坐鎮許都的荀彧則是有如置身火架之上。

隨著宮中那位漢天子不斷的年長起來,而今已然十七歲的他已然不滿足充當曹操的傀儡。

僅是如此,荀彧還不至於如此憂心。

真正讓荀彧為之不安的,是那些與天子陛下走的越來越近的國舅董承,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等人。

那些人雖然沒有實權,但聯合起來卻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值此動盪之時,荀彧是不希望曹操再度領兵出征的。

但若是讓心懷漢室的他就此向曹操直言這些人……可能勾連天子的作為,荀彧的心中又有些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