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聲嘶力竭的喊著,試圖阻止荊州軍進攻的態勢。

但是。

黃祖卻是忽略了一點。

戰場之上想讓衝鋒中的大軍驟然停下來,其難度之大,不亞於直上青天。

軍令的傳達具備延時性。

他身邊計程車兵聽得到,前方衝鋒計程車兵未必聽的到。

令旗傳令?

如果是一支精銳軍隊還好,做到令行禁止並不難。

但。

荊州軍是一支精銳軍隊嗎?

顯然不是。

如果是,他們也不至於被孫策壓著打了。

於是乎。

戰場上出現了奇怪的一幕。

荊州軍因為黃祖臨陣奪取指揮權的一道命令,赫然出現了戰陣前後脫節的情形。

五萬荊州軍的前軍還在衝鋒,前軍後方的軍隊士兵衝鋒速度漸漸的減緩了下來。

注視著這一幕……

黃祖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無論此戰如何,前軍將士都難活下來!

他何嘗預料不到這種情況。

又何嘗不知道……

此時應對敵軍衝鋒的最佳處理方式是壓上全軍將士的性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和敵軍騎兵正面對決。

而非眼前這般進又不進,退又不退。

然而。

預料到前後軍會因為他的這道命令脫節又如何?

知道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個兵家道理又如何!

他黃祖,終究是不敢賭!

如今的他,只希冀著前軍將士的犧牲能拖住敵軍片刻,為中軍和後軍重整陣容爭取足夠的緩衝時間。

到時。

荊州軍固然會處於局勢不利的局面,但也不至於在騎兵的面前,形成一面倒的屠殺。

縱然敗了。

至少……

還能為荊州軍保留一部分有生力量,不至於動搖州牧大人統治荊州的根基。

可是。

接下來的一幕,看的黃祖目眥欲裂。

被他寄予希望而捨棄的荊州軍前軍在敵人騎兵的衝鋒之下,全軍陣線就像是紙糊的一般。

在三千玄甲重騎的鐵蹄碾壓之下,

荊州軍前軍一萬多名將士有如被收割的麥子一般,摧枯拉朽的接連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