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問鼎三足怎落腳,隆中論對見分曉!(第2/3頁)
章節報錯
論對一開始,諸葛亮和張策二人都沒有想到在未來北方霸主是誰這件事情上,二人會產生分歧。
愣神了一下之後,諸葛亮開口:“公子既言曹操或可為北方霸主,問鼎中原,那……”
“公子能說說袁紹會敗於曹操之手的理由嗎?”
諸葛亮沒有說公孫瓚因何會失敗,而是詢問袁紹因何而敗。
無疑。
在他的心中,從來不認為這位幽州的白馬將軍有問鼎中原的可能。
張策跟著沉默了。
他沒有想到似諸葛亮這等智者也會看好袁紹,不看好如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一想到會在兩年後爆發的官渡之戰,張策就是莞爾。
自己作為穿越者,先知先覺之下自然不難知道曹操會獲勝。
可。
諸葛亮等人不知啊。
這也正好映證了一點。
連諸葛亮這等智者都看好的四世三公的袁紹,到底是如何把手中的一打好牌打了個多麼稀爛。
想必,在原來的歷史上官渡之戰袁紹大敗的訊息傳來的時候……
諸葛亮等一眾天下謀士所遭受的震驚,應當不亞於後世哪一天國足奪得世界盃冠軍給華夏球迷帶來的震驚。
唯一的區別是。
前者,袁紹敗於曹操雖然離譜,但終究還是有機率發生,後者嗎……
壓根不存在機率這個概念。
沒有讓諸葛亮等候太久。
張策出聲陳述道:“袁紹如今勢大,其與幽州公孫瓚之爭結果如何,想必你我之間應有共識。”
“滅公孫氏之後,袁紹不出意外的將會佔據並,青,幽,冀四州,一躍成為天下間第一的諸侯。”
對於張策說的這些,諸葛亮發自於心的認同。
在他如今的三分天下初稿中,赫然就是這般設想的。
“然……”
張策的語氣一轉。
“袁紹雖然出生四世三公,帳下謀臣如雨,武將如雲,其本人卻是一言難盡。”
“其性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選任賢良的時候,非是唯賢能而取用,而是多任用親戚子弟。此為其一。”
“幹大事而惜身,其麾下縱然賢良之士無窮無盡,可在袁本初優柔寡斷之下,再多的奇謀良策也只會貽誤戰機。此為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