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傳道的意義,忽悠李承乾(第1/2頁)
章節報錯
浮雲觀祥雲籠罩、異象不絕引得諸多王公貴族、世家子弟紛紛前來查探,但祖師講道浮雲觀根本不許外人接近。
有人不滿,但見連太子的儀仗都老老實實待在山下後也無人敢多說甚麼。
“據說是這浮雲觀的老祖宗來了,正給徒子徒孫們講道哩!”有人從太子的儀仗金吾衛處打探到訊息說道。
一位貴公子手持摺扇有些疑惑道:“我家祖上曾記載據說在前朝開國之前這浮雲觀的觀主便是那位袁老真人,不成想還有一位老祖,那怕是至少活了二百多年的仙人了吧?”
眾人都是心頭火熱,什麼仙人天神等對吳名來說可能隨便就能見到,但對於凡人來說那真就是千山萬水也難尋,街頭相逢也不識啊,哪怕是所有人都知道當朝欽天監臺正是仙人,但平日裡也沒幾個能見到。
吳名講了七天,傳下大小神通,道法等千百種,能學多少全憑個人,但整個浮雲觀都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
吳名講完道便悄悄離去了,所有人都沉浸在道韻之中一時間卻難以醒來。
菩提神樹紮根在這座小山上自然無法與六百里煙霞山福地相比,但它所依靠的是整個大地的地脈之力,因此也沒什麼影響,吳名依舊可以發揮出地仙之祖的實力。
“南贍部洲.”
吳名抬頭看去,彷彿能看到高天之上那匯聚的人族氣運,果然是春秋鼎盛之相,順著其根源有世俗王朝,芸芸眾生以及諸多仙宗道門,浮雲觀也是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
諸多天仙都在人間留有道統,吳名本以為是為了吸取人間的氣運但如今所見卻是相輔相成,而不久前曾與觀音菩薩的一番短暫的辯道讓他有些猜測。
大道渺渺,天道茫茫,踏入天仙之後前方無路,便只能自己一步步前行,以一己之力窺視道的存在可想而知是何等危險,而人間的道統大概便是一根繩索不至於讓自己迷失。
若是以此來推論,為何三界的諸多大神都以人族為三界正統?除了遠古之時的殺戮之外恐怕與人族自身的習慣也不無關係。
人族是唯一能夠將他們的名聲世代相傳的種族,傳說也好神話也罷,總能留下一些痕跡,而這便是一絲希望,反觀其餘妖族海族等,若是下一代無人開啟靈智那麼自身一旦出了些問題便可能永遠被遺忘了。
“這也是傳教的意義所在嗎。”
想起當初第一次東行傳道老師、道祖對自己說的,吳名悟了,對天仙多了一些自己的認知,這些東西老師必然是知道的,但卻一直只是在側面提示,從不親口訴說,這又是為何?
暫時不清楚,但吳名卻心情大悅,那層天地鴻溝越發清晰了,對天仙道果也多了更多的期待,常人修成散仙便敢說得道了,但那只是得了道果不是真正的道。
吳名隨即坐在院中的一塊青石上入定,身上並無絲毫氣勢,但只見旁邊原本霜冬凋殘的荷花池竟然煥發新春,一根根碧綠的荷葉抽出,一朵朵七彩的菡萏開放,一條條多姿的錦鯉翻滾.
袁天罡與李淳風率先醒來,隨即進入院中卻見師祖悟道,當即不敢打攪,守在門口不許任何人接近。
“師兄,你學了多少神通?”李淳風問道。
袁天罡笑著搖搖頭:“大約有七成,師弟你呢?”
“我嘛,比你多一成。”
數日後,諸多弟子或多或少都掌握了數門神通,一時間整個浮雲觀都士氣大漲。
太子被貼身內侍叫醒,一時間倒是有些大夢三千秋的悵然,他好似看見了一個蕩氣迴腸,逍遙天地的求道者,但自己身為皇家貴胄,大唐的繼承者,註定無法如此瀟灑。
“我在浮雲觀呆了多久?”
“回殿下,已有九日了。”
堂堂太子不在東宮學習治國方略反而跑到一處道觀呆了九日,他已經可以想象這幾日有多少言語傳進了太極殿。
隨即,太子便不做他想,又問道:“可知道那位祖師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