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處有一座道觀,十分簡陋。

只一座正殿供奉三清祖師排位,兩邊幾座茅屋靜室乃是休息之用。

觀中只有一個老道和三個道童。

吳名與這老道卻是相識於三年前。

當時吳名剛好遇百年之期,道行暴漲導致身軀也同樣暴漲,便需要蛻殼。

吳名以防萬一沒有在寺院內,而是選擇了一處隱蔽懸崖處。

哪知道還是沒躲過外劫,被一隻蒼鷹外出捕食瞧見了。

那時他剛好褪去舊軀,新軀還未長好,柔軟異常,可以說毫無抵抗之力。

眼看那蒼鷹要一爪撕碎了他,突然卻有一老道飛出,一拂塵掃飛了蒼鷹救了他一命。

“一身清靈之氣,無垢之軀,你這小妖倒是有些靈根福源,這樣吧,老道難得遇見個忍性修真的,不忍見你誤入歧途,你每個月的月初便來半山腰處的道觀聽我講道吧!”

吳名之後便每個月月初都去聽道。

在山上摘了些野果野菜馱在背上,吳名便一路向道觀而去。

一路上,百獸退避。

道觀沒有名字,吳名直接進了正殿。

“拜見驚羽真人。”

吳名直起身子躬了躬道。

驚羽真人是個老道士,鶴髮童顏,據說已經活了一百二十多歲,頭戴方巾,身批黑白道袍,手拿拂塵,正領著三個小童打坐納氣。

見吳名來了,驚羽道長吐出一口氣道:“嗯,坐呃趴下吧,今日我講化形。”

吳名便趴在一個童子身邊,他身軀粗長几乎就佔據了半個大殿,尾巴都露在門檻外面。

“要講化形便要先講為何需要化形?”

吳名聽得很認真,畢竟在場的就只有他一個需要化形的,這是專門為他講的。

“太古時期,天地無主,兇獸縱橫,身軀龐大者數不勝數,如鯤鵬、九嬰、巴蛇、蠪(long)侄、天狗、四凶等,動輒便是移山填海,摘星拿月。”

“天行無常,我人族卻以渺小之軀滅兇獸,平四海、清寰宇,佔據天道成為天地主角,受天地所鍾!”

……

“自此萬靈若要得道飛昇便要有九竅,褪去軀殼修得個人身,方能合乎天道,否則便是逆天而行,劫難重重。”

“便如上古時期,妖族如若能結妖丹便可順利化形,但如今如果不化形想修煉出妖丹簡直比登天還難!”

吳名微微點頭,換句話說就是人身修道乃是天道認可的,如果你不這樣做便是跟天道對著幹,那鐵定是找死。

而化形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隨後驚羽真人又繼續道:“化形之法得益於一些妖族聖賢和仙門前輩也多有流傳。”

“正宗法門有四。其一乃是最簡單的,便是有修道之人運用金丹靈光點化,不過此法缺陷也大,全看點化之人的道行深淺,否則成個缺隻眼少個耳也是常有的。”

吳名直接排除這個。

“其二便是服用仙草靈藥,不過這類寶物無不在深山洞天福地之中,難尋。”

這法子也不用想了,臥虎山雖然稱得上靈秀但離福地就差遠了,這般仙草是不可能有的。

“其三則是耐心修持,時機一到便可蛻去舊軀化身成人,這個法子的缺點便是全看個人福源,福源深厚者可能修煉十幾二十年便能化形而出,但福源淺薄者也可能修煉個幾千年耗盡壽命也無法化形!”

吳名暗暗心驚,不知自己算是福源深厚的還是淺薄的?

“這最後一種也是最普遍穩重的一種則是依靠煉形法。這種方法便需要法門修煉,算是強奪天地之玄機,因此煉成化形後便有劫難降下,或雷電劈下、或被天敵發現、或被獵人追捕等。”

“這四種法門算是玄門正宗之法,其餘的旁門左道都有傷生害命之嫌不建議學習。”

驚羽真人講完看了一眼吳名後便端起旁邊的一杯茶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