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增兵吧。”

吃飯的時候,李光弼突然向郭子儀提議。

並且很是鄭重,面色帶著迫切。

“若是前幾天的時候,兄弟我絕不會開這個口,那時候咱們不但缺糧,而且流民們尚未穩固, 人心惶惶,多有不利。”

“然而現在不一樣了,每天都有糧食運過來,雖然築城的消耗依舊巨大,但是我們的存糧卻日漸增多。”

“比如昨天上午,彭城柳氏的糧隊到來, 整整280車糧食, 足足60萬斤重。據說他們為了運來糧食,竟然和族群選擇了分家。”

“下午的時候, 來的是河北道寧城孫氏糧隊,35萬斤精糧,全是顆粒飽滿的麥子。”

“晚上那會兒最嚇人,半個鐘頭的功夫連續來了十七支糧隊,據說是因為接到信件的時間相近,並且彼此距離咱們這裡路途差不多,所以到達的時間也湊巧,幾乎像是約定了一般。”

李光弼說到這裡,臉上明顯帶著震撼,這小子深深吸了口氣,然後緩緩吐了出來,繼續又道:“這十七家糧隊的背景,每家都是勢力不小的豪門,運來的糧食也多,基本都在50萬斤上下。十七個50萬斤啊,我當時聽了訊息直接愣在原地。”

“卸車的時候, 人山人海啊,流民們全都瘋了一般, 不用招呼就自發奔跑過去。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笑著笑著卻放聲的大哭。”

“那個卸車的場面,說實話真讓我感動了。”

“有個老大爺扛著一帶糧食,滿臉流淚的往糧倉飛奔……說是糧倉,其實是咱們倉促之間劃出的一片空地,那大爺扛著糧食過去後,望著已經堆積如山的糧袋,突然跪地下去,揚天嚎啕大哭,說,不會再餓死了啊,終於不用害怕會餓死。”

李光弼再次吐出一口氣,臉上先出一抹鐵漢的溫柔,喃喃對郭子儀道:“老大你知道麼,那個場面真的很好。”

郭子儀點了點頭,語帶感慨的道:“家裡有糧,心中不慌,雖然這是自古的老話,但是放在任何時代都合適。”

李光弼也跟著點頭,順勢卻把語氣一轉, 道:“現在糧食有了,堆積如山的糧食。流民們的心裡安定了,幹活的勁頭比之前更足。趁此良機,咱們應該趁熱打鐵。”

“老大,增兵吧,是時候增兵了。”

李光弼說出這個請求的時候,底氣明顯是前所未有的足。

……

僅僅是昨天傍晚,就有十七支糧隊到來,每支糧隊運輸50萬斤,堪稱是數十年未見的大場面。

17個50萬斤是多少?

850萬斤!

如果再加上彭城柳氏的60萬斤,以及寧城孫氏的35萬斤,僅僅是昨天一天時間,郭子儀就收到了945萬斤糧食。

而他築造蘭陵新城的開支是多少呢?

琅琊顏氏那個老頭曾經給他推算過!

總共需要420萬斤,可以支撐著把城牆造好。

而四道十五里長的城牆,圍攏成的一座巨大城池,到時候就算城內毫無建築物,依舊會給人莫大的安全感。

原因很簡單,城過十里乃巨城。

古代城池之中,超過十里的真不多,凡是能夠超過十里的城池,莫不是傲視一地的繁華重鎮。

所以只要把這四道城牆建起來,郭子儀的築城目標就算是可完成,有這巨城在手,根本不擔心繁華不起來……

城內的建築物不需要他繼續投錢,那些世家豪門自己會掏錢往裡砸。

現在有糧食945萬斤,築造城牆的開支是420萬斤,結餘很容易算出,至少是425萬斤。

……

如今大唐的府兵制度已經頹廢,募兵必須給兵卒們糧食或者兵餉,所謂兵餉,也叫糧餉,說白了還是糧食,古代最重要的一直是糧食。

“算筆細賬吧!”

郭子儀緩緩開口,語氣帶著肅重:“既然決定增兵,並且咱們也有增兵的底氣,那麼,先算算開支吧。自古當兵吃糧,乃是天經地義,如果不把兵餉所需的糧食備好,咱們增兵就屬於坑害兵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