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聽李博然的說話語氣,這個前五名很可能就是第五名。

郭子儀的心中巨震,臉色帶著濃濃震驚。

李博然微笑看他一眼,問道:“是不是感覺很意外?這麼大的勢力竟然不是第一。”

郭子儀點了點頭,深深吸了一口氣,道:“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您是用對比的方式跟我講解藩鎮格局,對不對?”

說著一停,沉聲又道:“嶺南五府經略使的勢力如此之大,然而排名竟然只能進入前五,那麼也就意味著,大唐最起碼還有四個比他強大的藩鎮。”

李博然鄭重點頭,道:“不錯,就是如此。”

“自從陛下設立十大兵鎮之後,確實對於邊疆的管理方便了許多,但是隨著時間慢慢推移,兵鎮的弊端也開始顯現出來。”

“這些兵鎮的權利實在太大了。”

“執掌的地域也實在太驚人了。”

“比如十大兵鎮之中最弱的一個兵鎮,劍南節度使,名稱是劍南,轄地也是劍南,整個劍南道44個州郡,全部歸於這座兵鎮的管轄。”

“如果僅僅是管轄軍事,那麼兵鎮的弊端倒也不算嚴重。偏偏陛下卻在設立之初犯了迷糊,竟然給了兵鎮執掌者太多的特權。”

李博然說著嘆了口氣,緩緩又道:“這些兵鎮執掌者們,首先的官職乃是兵馬節度使,但是除了兵馬節度使之外,他們還兼領著許多的差事。”

“比如按察使,比如安撫使,比如支度使……”

“按察使可以治官,安撫使可以鎮民,支度使可以定稅,由此所獲得的權利,你想想會囊括多少?”

郭子儀再次深深吸了一口氣,道:“這是把轄地之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稅收等一切大權,全都攥在了節度使一個人的手中,難怪會稱作他們會被稱作藩鎮,這和藩王諸侯沒有任何區別了啊。”

李博然點了點頭,道:“你的說法雖然新奇,但卻很符合實情,不錯,藩鎮差不多就是一方諸侯。”

“他們坐擁一地兵鎮,兼領著所有的官職,這就讓下面各個州郡的刺史無法行權,不得不乖乖的仰其鼻息,而自古以來的官場一向趨炎附勢,官員們最擅長的就是抱大腿。”

“抱了誰的大腿,就成了誰的派系,成了派系之後,必然要為派系出力,隨著時間慢慢推移,藩鎮的勢力終於一發不可收拾。”

“稅收,他們自己定。”

“官員,他們自己管。”

“兵馬雖然號稱還是朝廷截至,但其實全是他們自己隨意的招募。人數方面已經無法控制,他們想招募多少就招募多少……”

李博然說到這裡的時候,緩緩轉身看向郭子儀,鄭重道:“跟你說了這麼多,無非是讓你提前有個心理準備,現在老夫才真正告訴你,大唐的藩鎮就多強。”

“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三年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50萬,這還只是明面上報給朝廷的數量。”【資料來源於《新唐書》,很詳實,也很真實】

50萬兵力?

這個數字確實把郭子儀震的不輕。

然而他沒想到,李博然再次開口,道:“你是不是認為50萬兵力很嚇人?老夫要告訴你這才是冰山一角。明面上報出來的已經有50萬,你想想私底下藏著的有多少?”

郭子儀心中一動,猛然想起不久前在安陽縣幹掉的匪寇。那是安祿山暗藏的一股兵力,但卻絕不會是唯一暗藏的兵力。

李博然慢慢走到房門口,負手望著院子裡的一株海棠,此時乃是陽春三月,海棠樹隱隱已經有了花骨朵,李博然徐徐吐出一口氣,聲音沉重的開始報出一組數字。

“范陽節度使,安祿山,麾下兵馬五萬,暗藏兵馬八萬,所以他的總兵力,其實已經達到十二萬。”

“安西節度使,麾下兵馬四萬,暗藏兵馬七萬,總兵力11萬,但這是去年探查到的訊息,今年的兵力很可能也達到了12萬。”

“平盧節度使,由安祿山的親信擔任,麾下兵馬兩萬,暗藏兵馬和范陽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