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很大,足足一百輛車,但是由於拉車的乃是牛,行走起來比較的緩慢。

再加上此時已經入城,道路兩旁全都是圍觀者,所以車隊行進越發緩慢,很容易被人追上每一輛車。

那個套話之人也不嫌麻煩, 竟然真的追上每輛牛車進行詢問。

而隨著他的帶頭效應,漸漸的其他圍觀者也加入進來,很快,整個長街上都是套近乎的詢問聲。

“車伕兄弟,車伕兄弟,趕路累了吧,喝一碗歇歇呀。”

“什麼?有規定不允許你們佔百姓便宜?這是哪跟哪啊, 喝一碗水算什麼佔便宜?”

“啥?真不喝啊。唉, 操守令人敬佩。”

“對了車伕兄弟,你這車上拉的啥貨物啊。掀開油布讓大家看看唄,俺們心裡好奇的像貓抓一樣吶。”

“啥?不能掀開?行吧行吧,這肯定又是規定。那你能跟大夥說說嗎,你車上裝載的到底啥東西。”

套話的方式很多,山東人最擅長的則是拉家常,一邊拉著家常,一邊就把關係親近了。

那些車伕陷入人民汪洋,很快便被一個一個攻略下來,不由自主的就開啟了話匣子,開始介紹自己運載的貨物。

又或者,他們並非是被百姓套了話,而是早就被人指點和培訓一番,教會了他們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說。

比如車隊最前面的二十輛牛車,每個車伕回答百姓的口吻都一樣,說辭也許帶有各人特色,但是表達的意思卻是不約而同。

“咱們這二十車貨物啊, 運載的乃是商洛核桃,產自秦嶺深山, 必須攀登懸崖峭壁才能採摘到。這東西補腦子的,吃了對小孩有好處。老人也能吃,屬於零嘴兒。”

“你問價格貴不貴?唉,價格可能貴了點,畢竟長途跋涉運過來,光是路程就有兩千裡。這一路上的車隊開支,每天都是個嚇死人的數字……

“這東西四十文錢一斤,在長安那邊的收購價格是二十文一斤。我們大將軍仁義啊,只把價錢翻了一番。你們可以去找琅琊本地的商賈打聽打聽,就知道這種加價到底有多良心了。”

“啥?不用打聽就能理解。果然不愧是大將軍的老土,蘊養了一方善解人意的厚道人。”

“哈哈哈哈,誰說不是呢。若是別的商隊運送貨物過來,價格最少要翻個兩三番,二十文一斤的核桃,他們運過來敢賣一百文。”

“明白明白,四十文錢一斤其實也挺貴的。所以啊,我們大將軍沒打算賣出太多。”

“如果有人想要吃個新奇, 並且家中能拿出一點閒錢, 那麼你可以買一點核桃回去,敲開了讓家裡娃子嚐個味道……但是別買太多啊, 我們大將軍沒打算賣太多。”

“不賣會不會虧錢?哈哈哈哈,怎麼可能啊。實話跟你們說了吧,我們大將軍早有籌謀。這批核桃準備自己加工,做成香噴噴甜滋滋的果餞。到時候運回長安去,賣給豪門富戶賺大錢。”

“哦對了,加工核桃需要僱傭人手,這批核桃足有四萬斤,剝殼的時候必須保證品相,既然要保證品相,剝殼的速度肯定慢,速度慢,需要的人手肯定多……”

“所以呀,老鄉們早早準備一下喲。誰家有媳婦小姑娘閒著的,可以報名來幹這個活。不但賺錢,還能學手藝,學會製作果餞之後,就可以在產業裡上工喲。”

二十車的商洛核桃,二十個笑呵呵解說的車伕,雖然這種貨物不屬於民生急需,然而百姓們仍然被激發了熱情。

原來是要僱人做工!

那豈不是代表著能賺到錢?

賺到錢,買糧食,有了糧食之後,不用擔心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