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他現在就想造反】(第1/2頁)
章節報錯
縣尉乃是一縣武官,執掌著縣城的武力,然則此地乃是一座小縣,全縣所有的兵卒只有一隊兵。
按照大唐兵制,一隊擁有三夥,每夥50人,所以一隊兵卒150。
全縣兵卒只有150人, 郭子儀帶來的卻是兩百人,並且都是騎兵,而且是玄甲鐵騎。
那150個兵卒直接嚇尿了。
連拿起武器的勇氣都沒有。
所以郭子儀等人長驅直入,很容易就把縣尉拎了出來。
這個縣尉倒也乾脆,屬於武人性子的典型性格,僅僅審問一兩句,直接把所有一切說的清楚明白。
“你們問那夥賊寇是吧?沒錯,正是我們縣衙暗中養出來的。”
“這世道別看已經亂了,但是官府仍舊是最大力量, 如果沒有官府作為後臺,賊寇根本發展不起來。”
“你們想問問具體的內幕?”
“行啊,本官今晚反正是個死。臨死之前做點好事,給你們講講官府養匪的門道。”
“賊寇人數超過一千,勢力可以縱橫一方,打家劫舍,屠滅村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甚至敢和官兵進行對抗,遭遇之時直接拔刀廝殺。”
“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廝殺,暗地裡其實早就達成默契。畢竟匪寇乃是官府養的,怎麼可能和官兵真的硬幹?甚至有時候匪寇數量不足以去幹某件大事,官兵們會直接被下令化妝成匪寇。”
“只不過嘛,這種大手筆養匪的都是一方勢力,比如大唐十個道的行軍大總管,又或者同時執掌幾個州的強勢刺史, 除此之外, 門閥級別的大世家也一樣。”
“比如曾經的五姓七望,任何一家都在暗中養匪。並且人數不止一千,兩三萬人也敢暗養。他們那種級別,有資格和底氣養出這麼多的匪。”
“說是匪,其實和兵沒區別。亂世群雄涿鹿,大家都在等機會。只要機會一到,必然群雄四起。”
“當初咱們大唐的皇族,最初不也是一個世家嗎?天下大亂的時候趁勢而起,最終不就成了天下的主人嗎?”
“所謂皇族,屁的皇族,曾經都是暗中養匪,只不過最後成功了而已。”
不得不說,這位縣尉真是挺不錯的性格,既然決定坦白,真就如同竹筒倒豆子,無論什麼陰暗內幕,這傢伙全都吐露出來。
“剛才我說的那種情況, 只有超級勢力才有資格幹。接下來一層, 則是州府級別的勢力……”
“州府勢力, 養寇人數大約五百到一千, 肆虐的地域不超過三百里,基本上只在自家地盤上窩裡橫。”
“再往後,是縣城級別養賊,賊寇數量大約三四百人,少一些的可能一兩百人,由於實力不夠強橫,所以肆虐的地域只在本縣。並且平日裡要躲在山中,劫掠的時候才會被喊出來,搶完錢糧之後,官員們瓜分七成,剩餘三成賞給賊寇,算作他們出工出力的收貨……”
“最後一種情況,賊寇的數量只有幾十個,或者只有十來個,這種乃是小賊,一般是活不下的百姓。他們不敢大張旗鼓,只做一點攔路的勾當,並且不傷人命,搶點錢糧就已經開心無比。”
“但是偏偏官府剿匪就是剿這種小賊,因為這種小賊根本不是官府養的。既然不是自家養的匪,肯定要剿了拿去換功績,對不對?”
“本官說了這麼多,估計你們已經一肚子火,來吧,給我一刀。看在我如此乾脆的份上,最好能夠給我留個全屍。”
“我看出來你,你們這貨乃是強人。雖然不知是哪路神仙,但是兩百玄甲鐵騎可不是鬧著玩的。你們就算不是某個行軍大總管的麾下,至少也是某個豪門大閥的私兵。”
“犯在你們這種勢力的手裡,本官死了也不會抱怨什麼。人強我弱,自該如此,本官欺壓百姓的時候,同樣是仗著勢力飛揚跋扈。所以這是報應,本官想的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