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心心念念是北平(6000)(第1/4頁)
章節報錯
九月末的北平城,北風帶著涼意開始出現在城中的每一個角落,冬日臨近下,北平城的人們也開始為如何過冬做起了準備。
柴火,木炭,棉毛以及醃製一些便宜的蔬菜,好方便冬日裡下飯,沒人覺得麻煩,年復一年早就習慣了這般生活。
只是一些從南方遷過來的老人,有時會忍不住對著孩子們唸叨兩句,南方這個時節還是如何如何的秀美宜人,說著說著,往往這些老人就會陷入回憶。
離家千里,落戶別方,回不去嘍,回不去的小時候,也回不去故鄉。
這些老人心中曉得,總會在某一個冬天撐不過去,說不定比預計的還要早一些,畢竟北平城真不是個養老的好地方,年年冬日裡,天天死老人。
不過也幸好是在北平城,萬沒有漠北,遼東等地的苦寒。
此刻,張玉清一邊給孩子們縫製著棉襖,一邊也在給孩子們講古,她點著小六的腦袋,感嘆的說著。
“你個小丫頭生的時節好,不僅落在春日裡,還碰上這天景好,沒有那些亂糟糟的兵禍不說,還有這棉衣穿。”
張玉清咬斷拉扯出來的線頭,接著道:“以往哪有這好東西,還是皇帝老爺心疼咱老百姓,當初苦心婆心說這是好東西,逼著大夥種,你瞧這才幾年,咱家也能穿上這個,要我說這北平城也是忒冷了些,年年有凍死街頭的,有了這個,冬日裡不曉得好熬了多少。”
小六沒心沒肺的咧著嘴傻笑一聲,算是回應了張玉清,她還小,分辨不出時代的差異,也不覺得北平城有什麼好或者有什麼壞,滿心還只顧著玩,轉頭又笑嘻嘻的把小七手上的紅繩翻了一個新花樣,然後遞給小七翻。
眉眼飛揚的好似頗為得意。
小七不開心的嘟起嘴,只覺得六姐煩人的很,弄的和四姐之前教他的一點不一樣,不過小七性子也倔,低著頭一聲不吭的研究小六手中的花式,想著非要翻過來。
張玉清瞧了一眼倆小的,就曉得兩人心思沒在她的話上面,她不由得嘆了口氣,倆小的沒良心,這些話若是說給老大聽,老大肯定不讓話掉到地上,絕對應和著聊的她開心。
想到這裡,她算了算日子,老大辦差也有好幾個月了,想來也快回來了,回頭是該讓老三去打聽打聽。
其實張玉清對於甄武的去向,只曉得甄武是去南京城辦差,其他的並不瞭解,不過在張玉清心中只要不是去作戰,她就天真的以為沒有危險,這次甚至還曾暗自慶幸過這差事不錯呢。
後來燕王回來了,甄武被皇帝老爺指婚迎娶郡主的訊息也傳了回來,她就滿腦子只剩下這個事情了。
這件事可以說把家裡驚的不輕。
甚至驚的她,到現在都不敢說與四鄰和老街坊聽,生怕只是誤會一場,尤其是剛聽到這個訊息時,她整宿整宿睡不著,又開心又驚心,說不出到底是什麼感受。
不過,過了這麼多天後,到現在她也逐漸平靜了下來,不再去想那麼多。
在她心中,甄武只要娶妻就是好事,她也算能給地下的丈夫有所交代。
於是開始忙活著給甄武的婚事準備起東西來。
雖說王府的人說了不用她準備什麼,只需要到時候配合王府就行,但她還是把甄武那個院子裡裡外外收拾了好幾遍,然後花大價錢去買了些飾品裝飾,還特意去定製了一些高檔的床品。
即便這樣,她猶有些不安心,盼著老大回來好好商量商量。
而這些日子裡,相對於張玉清只顧著琢磨甄武婚事,二賢卻不太好過,張武與她大哥一道去辦差,結果張武先回來了,剛開始二賢也沒懷疑什麼,只不過她與張武本就是夫妻一體,沒過多會兒,便從張武的神情反應以及話語中察覺到了些什麼。
張武沒辦法,只好一五一十的說給了二賢。
這把二賢嚇的半天緩不過神來,即便張武一直安慰說‘大哥武藝高強,而且機變無雙,定不會有事’,可二賢還是惶惶不安,踏實不下來。
以至於,這兩日總往孃家跑,生怕張玉清曉的這個,擔驚受怕。
這日,二賢又回了家裡,張玉清見到後,開心的很,二賢自小和她貼心,在她看來比其他幾個姑娘強多了,但是她還是故作板臉道:“又往孃家跑,小心你婆子心裡埋怨你。”
“娘,婆婆心好著呢,才不會埋怨我,這遭還是婆婆讓我來的,她昨兒吃了香滿樓的蛋黃酥,覺得好吃,非讓我給你帶來幾個,讓你嚐嚐。”
二賢說著家常,見張玉清還不曉得甄武有危機,便也不主動提及,以免讓張玉清跟著擔憂。
她走過去摸了摸小六小七的腦袋,挨著張玉清坐下。
張玉清放下手中的針線,想了想,讓小六小七出去玩,然後沒主意的和二賢商量道:“你說你哥迎娶郡主,那郡主,娘也見過,不僅生的極好,人穿的也華貴,我總覺得咱們給你大哥準備的院子,不夠妥當,你幫娘想想,咱們再準備些什麼才好?”
說起來家裡人對於甄武迎娶郡主之事,只有張玉清最為震驚,二賢老三聽張武說過,心裡對此事有準備,四妹五妹經常往王府跑,幫甄武和郡主送書送了好多遭,心中也有所懷疑,小六小七便只曉得要有大嫂了,至於大嫂是不是郡主,對他們來說沒什麼衝擊力。
所以家裡人只有張玉清對此事最為惦念和不安。
二賢與其他人還有些不同,聽聞甄武要娶妻時,心裡莫名的就有些不開心,總覺得自小伴著自己長大的大哥,要變成旁人的了。
可她也曉得,這總歸難免的。
現在二賢又聽張玉清提起這茬,心中忍不住再次泛起一絲酸楚,有些沒好氣道:“和你說了好幾遭了,大哥迎娶郡主是要住在郡主府的,哪用咱家準備什麼,我聽旁人說,大郡主的府邸已經開始建了,以後大哥說不定都不回家了,而且郡主人家是皇室貴女,婚嫁的禮法章程能和咱老百姓家一樣?你天天跟著亂操心什麼。”
“瞎說,我兒子娶妻,我還不能操心了?”張玉清不滿的瞪了一眼二賢。
隨後,又氣沖沖的說道:“我兒子,我還不曉得,娶媳婦後指定是要回來住的,怎麼可能一直住在郡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