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黎季犛等人在升龍,為了大戰做著各種準備的時候,明軍已經再次開拔,甄武坐鎮中軍,張輔親領先鋒出擊,連續的攻城掠地,從多邦城通往升龍城的路途上,一個個州縣落在了甄武他們的手中。

勢不可擋,盡顯無敵的風範。

而在其之中,安南降兵出力甚多,他們作為先鋒的兩翼也瘋狂的攻打下一個又一個城池,甚至每每攻入城中之後,大肆掠奪,毫無軍紀可言。

甄武聽聞後,令朱榮連續砍了三百多人,這才把安南降兵的那股戾氣壓了下去,而這一番舉動,恰好在當地為明軍爭取到了不俗的名聲。

這還真是意外之喜。

可卻也讓人感嘆悲哀。

甄武在召集諸將的會議上,忍不住針對此事開口道:「都說世人愚昧,可這哪裡是愚昧,他們只是心思單純簡單啊,這件事就證明了一點,民眾們不會管是誰給他們帶來了災難,他們也不在乎誰佔領城池,但他們卻會對能帶給他們安穩生活的人感恩戴德。」

說到這裡,甄武環視眾人道:「安南如今勢必是能打下來的,這點我不懷疑,但安南之後是否安穩,卻需諸君牢記我今天的一番話。」

眾將皆起身鄭重受教。

甄武擺了擺手,讓眾人坐下,隨後說起了正事:「升龍城近在眼前,而升龍內無法堅守,外亦無援兵,黎季犛在此做困獸猶鬥,沒有任何意義,此戰我只望眾將打出我大明的氣勢,讓天下所有人都瞧瞧,我大明是如何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張輔,譚忠,朱榮等人神色一振,齊聲高吼道:「請大將軍放心,我等必不負大將軍厚望。」

甄武點了點頭,站起來掃視眾將道:「那麼…那就開打吧。」

「諾。」

眾將領命。

當天下午,明軍氣勢滔天的就開始攻打升龍城,而事實證明,臨時徵調的壯丁是扛不住正規精銳軍團的氣勢衝擊的,大明軍隊和守軍還沒有接觸上,升龍城內那些被臨時徵調而來的壯丁,就首先出現了膽顫心顫的情況。

甚至不少守軍看著城下黑壓壓的大明軍,雙腿發軟的張不得弓。

而在這種情況下,大明直接勢如破竹的攻進了城中,然後又在短短的兩炷香內,城中堅守的守軍便再也組織不起任何的反擊,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敗的乾淨利索。

只是可惜,黎季犛逃的快,又被黎季犛逃了出去。

甄武聽聞這個結果後,笑了笑沒有在意,他們如今站在安南的境內,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黎季犛勢必是逃不脫他的手掌心的。

倒是讓黎季犛再上躥下跳的跳騰一陣,更能消耗一些安南的力量,這般等到大明圖窮匕見,打算並了安南時,收到的反對聲音,才會更加小一些。

隨後,甄武等人在升龍再次休整兩日,然後便馬不停蹄的向著西都清化進軍。

西都清化是黎季犛做主督建的,規模雖仿照升龍,可依舊比不得升龍,但是黎季犛的家小,他兒子偽國王,孫子偽太子,以及胡氏王朝的朝臣班底都在清化。

所以,甄武對清化城看的比升龍城還重幾分。

一路上,甄武連連催促大軍疾行,遇城便急戰,為的就是打算一窩端了胡氏王朝,可沒想到等到甄武等人趕到清化城時,清化城內大火瀰漫,近乎小半城池都燃起了烈火。

黎季犛這狗東西,竟然學朱允炆,一把火點了他的王宮,帶著家小和重要朝臣棄城逃走了。

當初黎季犛死戰的那股決心呢?

真沒原則。

這讓甄武大為可

惜。

不過可惜歸可惜,當清化城被明軍佔領後,已經代表著胡氏王朝被摧毀,安南國民的吏治,稅收,等等全部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逃竄出去的黎季犛等人,即便還不甘心的作亂,也只能稱為一股流寇而已。

這種情況下,甄武雖然未盡全功,不得班師,但是這種重大的勝利戰果,卻需要快馬向朝廷報喜。

想來朱棣早就一直等著呢。

而甄武親自提筆寫戰報的事情,在眾將當中傳開後,讓眾將的臉上都浮現出一抹笑意,軍人搏命沙場,不就是為了揚名立萬,建功立業嘛。

這一日。

這些人早就得了甄武的令,在會議室等著甄武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