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南京城樓上的少年(第1/4頁)
章節報錯
晚上。
越爾克在下午時,被當眾砍了腦袋,算是對他挑釁大明的事情有了一個結果,而甄武晚上坐在帳中,腦海清明的還一直想著越爾克所說的那些話語。
鬼力赤想要重建元朝霸業,走上鐵木真統一各部的宏大理想。
是啊。
這個想法很正常,只要是個北方遊牧民族,誰不想活成鐵木真的樣子,更何況現在權傾一時的鬼力赤。
可…甄武也想馬踏漠北啊。
目標衝突了,那誰是反派一目瞭然了啊。
就像越爾克說的那般,大明視草原遊牧民族為心腹大患一樣,甄武是絕對不可能坐視鬼力赤統一草原各部的。
而阻止鬼力赤統一蒙古各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出兵消滅鬼力赤的政權,但問題是大明如今也在休養生息,尤其是和鬼力赤決戰,很可能是一場絕對國運的戰爭,一旦敗了,大明可能之後的數年時光,將再也無法插手草原事項。
到那時候,草原絕對會在很快的時間崛起,變成一個需要大明正視的龐大政權。
這種代價太大了。
甄武也絕對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出現,所以大明對草原的戰爭,只能勝,不能敗。
然而想要打一場必勝的戰爭,不單單是善戰的將士所能決定的,錢,糧,作戰計劃,國內百官的戰鬥信念等等,凡是有可能影響到戰爭結局的環節,不論是人或者物都需要提前的給予妥善的安置。
朱棣打了幾年靖難,如今坐上了皇位,絕對不會打一場沒有把握的戰爭,他現在是穿鞋的人,不再是靖難前光腳的燕王,不可能憑著一股怒火便會憤然起兵的。
九成八勝算,那和送死何異?
當然說歸這樣說,沒必要苟…穩到那種地步,可甄武也願意讓朱棣多做一些準備,儘量等到勝算最大的情況下,一戰打的韃靼幾十年緩不過勁。
而且甄武大概猜出了朱棣的打算,朱棣是打算趁這個時間休養一下,然後拿下安南,藉機讓鄭和下西洋,最後再與韃靼決一雌雄。
甄武知道朱棣在鄭和下西洋這件事上,下著一盤大棋,這盤大棋絕不是萬國來邦這種面子工程這麼簡單的事情,他知曉朱棣調查過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等到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甄武估計鄭和的船上壓倉石都會換成瓷器。
至於除了利益因素外,朱棣還有什麼打算,甄武便不甚瞭解,因為朱棣針對此事還沒有和甄武詳細的聊過。
但這也說明了一點,朱棣從沒有輕視過草原,也從沒有忽視過草原,他需要足夠的錢糧來支援他打一場消滅草原力量的戰爭。
甄武手指敲在桌上,寂靜的夜裡響起清脆的類似馬蹄踏過的聲音,這種聲音好像也在疏通著甄武的思緒,讓甄武思緒越來越清晰。
良久後,甄武嘆了口氣,他站起身伸了伸有些僵硬的身子。
既然現在不適合和草原對戰,那就給鬼力赤找點麻煩吧,阿魯臺不是要去收服奴兒干地區的各個部落嗎,這倒巧了,這個老傢伙和他這趟差事撞上了。
那就比一比,多年後,他和阿魯臺誰還能更勝一籌吧。
……
清晨,晨風呼嘯,半夜才睡的甄武早早的便起來忙了起來。
他需要抓緊時間,儘快的解決完女真各部的事情,然後啟程前往奴兒干地區,可就在他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孟瑛手下帶著李文疏的腦袋送進了朝鮮境內。
朝鮮李氏收到腦袋後的反應,超乎了甄武的想象,不僅當天便把李文疏家裡人定罪抓了起來,還一邊派人給甄武送來了好禮,一邊又派大臣帶著大量的禮品去了南京,試圖讓朱棣攔住甄武,別讓甄武這種邊境大將亂雞兒瞎搞。
當朱棣收到朝鮮使臣送來的禮物列表後,朱棣都有點懵了。
禮從天降?
他不著痕跡的套了朝鮮使臣幾句話,這才瞭解到事情的經過,頓時他在心中暗罵了起來,這個狗東西,讓他一應事務自己做主,他孃的還真就連封信都不來送一下。
不過,朱棣罵著罵著著,細一琢磨,滅個部落這種小事,好像確實沒必要特意來信說明一下,這倒也怪不了甄武。
於是朱棣把眼光放在了禮單上。
這一看,他心中又樂呵了起來,東西還真不少,瞧瞧這人參鹿茸貂皮的,天冷了,他不僅能給徐妙雲送些好東西,遇到有功的大臣,也有應景的東西可賞了。
這禮來的可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