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武笑了起來:"這簡單,其實我替你們想過法子,這裡至遼東曾有故元遺棄不用的驛站,今日我們可重啟驛站,並且年久失修的道路,我們亦可以重新修繕起來,而且修繕的比往日更寬更闊,直至你部落裡面,你看如何?"

額.李誠善僵住了.

道路暢通後,雖說他們出行方便了,但是大明軍人自遼東到他們部落也就變的旦夕而至了,再加上驛站啟用,他們和大明的關聯也將變得特別緊密起來,這讓李誠善莫名的有些不安全感.

大明打過來,他們若跑都跑不了,那意義可就不同一般了.

之前彷彿若隱若現的一根線,突然就變成了一根繩子束在了李誠善的身上.

李誠善有些不願意.

甄武似笑非笑的看向李誠善道:"怎麼李指揮?據我所知李指揮祖上曾是故元萬戶府的萬戶長,當年你們遠在依蘭都願意和故元建立驛站聯絡有加,如今遷徙至此,又換成我們大明的指揮使,便不樂意嗎?"

"沒…怎麼會."李誠善有些尷尬的說道.

下一刻,李誠善想了想,既然有些事沒法拒絕,那麼他只好加碼了,所以開口對著甄武說道:"路上國公曾與我說過,願施與農具,教我部眾開荒種田之事,可做得了真?"

"當然做得了真."

甄武盼著李誠善的部落由放牧,採捕的生活方式,多一個農耕屬性呢,畢竟開始農耕後,誰會願意放棄辛苦開墾的田地呢,那都是他們穩定的活命之本啊,當他們有了在乎的東西后,他們才會逐漸的放下刀槍,不會只曉得搶奪.

更何況這片土地不同於漠北草原,這片土地是可以開墾出田地的.

"豈止教你們開荒種田,我說過我大明對各部落都是一視同仁的,只要我們大明會的都願意教給你們,我還想在你們這裡蓋幾間學堂,建兩座寺廟,讓你的部眾也能讀書習字,累了也有佛祖作為寄託,再加上開墾出來的田地,保準用不了多少年,這裡也會如大明其他的地方一樣,衣食豐足."

閹割版的儒家典籍,佛經,農耕,三管齊下,不怕腐蝕不了女真的戰鬥慾望.

但李誠善不清楚甄武所想,把甄武所說的真當好東西看待.

所以李誠善臉上頓時顯露出喜色,他看著甄武的眼神也越來越親近了起來,心中直念道甄武真是他們的好朋友,於是他一激動,忍不住過分的問道:"那火銃可以教給我們嗎?我這次去南京見到了,我覺得這東西很棒."

啥?火銃?

甄武臉一下子就黑了,他搖頭道:"那不行."

李誠善一臉不解:"國公不是說只要大明會的,都願意教給我們嗎?"

甄武嘆了口氣道:"你有所不知,此物不詳,有違天和,你們部落人少,承受不了這個代價,而且重點是這東西教給你們,你們也是學不會啊,再說我們現在還在改善提高,你說我們能教你們一個半吊子水平嗎?不能夠,你等我們徹底掌握後,我們再設法教你們."

李誠善看著甄武,也不知道信沒信,反正哦了一聲,不再提及此事.

甄武這時開口道:"其實這些事情都不是一時半刻便能辦完的事情,咱們先說開墾田地這事,因為這事也頗為複雜,不是說教就能教會的,所以我打算移些漢民過來手把手教你們,你看如何?"

"這最好不過了."李誠善大喜道,在他心中這些漢民進了他的部落,那不就是他的人了.

可下一刻他聽到甄武的話,當場又愣住了.

"不過問題是此地並不是特別安全,不僅你們女真各部常有徵伐,北面也有兀狄哈人的襲擾,這樣吧,我在派些軍卒過來保護他們的安危,就在你部落附近選一處地方駐牧屯田,到時候你們就可以派人過去,讓他們手把手教你們開墾田地,你看如何?"甄武笑眯眯的和李誠善說道.

軍卒駐牧?這他孃的不就是搶地盤嗎.李誠善臉色沉了下來:"這不妥吧."

"怎麼不妥呢?"甄武彷彿真的不知道為什麼不妥,真誠的問道.李誠善道:"他們獨懸大明境外,怕是不易在此地生存."

"是嗎?"

甄武臉色不變的說道:"不過你建州衛不就是我大明一份子嗎,我相信李指揮會教給他們如何放牧,如何採捕,會幫助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的."

"如果教不會呢?"

"這片土地上有女真,有高麗,有蒙古,有兀狄哈人,我怎麼就不信獨獨我們漢人生活不下去呢?而且我敢肯定遼東,北平,以及大明數萬萬漢人也都不相信,你說我漢人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不下去,李指揮要不要問問他們的意見?"

甄武沉著聲音說道,不過他說歸說,其實心中也沒底,因為他也知道這事有些危險.

此時遼東的漢民都不多,更何況要在這邊扎進一個漢人駐牧點,尤其是大明國內都還需要移民調控人口,哪還有那麼多的人口往這邊移民,但這件事沒辦法,兩個民族要融合,如果不想讓這裡的人入關,那只有漢民走出來一條路可選,不管多難,也必須要堅持下去,不過還好,只需扛過幾年,等到漢民人口爆發式增長後,一切就都會好起來.

而漢民在這個地方只要人夠多,這片土地才屬於漢民,到時候女真各部,他們才能想怎麼拿捏就能怎麼拿捏.

李誠善沉聲道:"國公定要如此?"甄武點頭:"定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