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甄家的兒女(第1/3頁)
章節報錯
短短兩日後。
朝廷封賞靖難功臣的事情傳遍了整個北平城,相較於當初南京城的剋制,北平城內的氣氛便直接的多,無數的靖難將士家眷沸騰的差點把北平城給掀翻了。
她們不同於男人,越是在得意之時,越要牢記不可忘形,而北平城也不同於京師,這座軍事重鎮中,軍戶佔了一半以上的人家,沒有太多狗屁倒灶的雜事,也是因此,所有人對軍功都有著純粹的看法和期盼。
誰誰封了國公。
誰誰封了侯。
甚至是誰誰也從一個小百戶,被朝廷賞了一個世襲的指揮使。
等等。
之類的話語,近乎全天不斷的在北平各個街道和衚衕中流傳著,大爺大媽他們充分發揮著他們情報小攤子的作用,讓這件事的熱度久久降不下去。
其中甄家是被提及最多的一戶人家,尤其是甄家曾住過的蜂尾衚衕以及清水衚衕中,那些老街坊們,聚在一起討論的簡直比他們家升了官還要熱切。
“誰能想到,老甄家竟然能發達到這般地步,嘖嘖,想當年我玉清弟妹,還找我借過錢呢。”
“去去去,說的好像沒找我們借過一樣,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誰不是老甄家的老街坊,你顯擺錯地方了吧。”
“呸,你們能和我家比嗎?我家以前緊挨著老甄家,而且當年玉清弟妹借錢的時候,我二話沒說拍給了玉清弟妹二百文錢,你們當時誰有我痛快?多了不說,我便是現在去甄府,玉清弟妹見我還叫一聲老嫂子呢。”
“程家的,你少說瞎話,平白冤枉我們,我們當年也都是痛快的借錢的。”
“對對對,誰說不是呢。”
程家的斜眼看了她們一眼,哼了一聲道:“呦,這會兒後悔了?只不過這會改口風有個屁用,你瞧我玉清弟妹認不認。”
一群人頓時掰扯了起來。
甚至吵的眼紅脖子粗的相互跳起了腳。
真是富在深山有人攀。
不過,大家都是多年街坊,吵了一陣兒,沒吵出個所以然,等到累了後,一個個又安靜了下來。
這時向來有些尖酸傲氣的老張家媳婦,感嘆了一句道:“說起來,以前是真沒想到甄家會這麼發達,哪怕曉得甄家老大是個有出息的,本以為娶了郡主就到頭了,誰成想憑著自個的能力還封了國公,那可是國公啊,而且現下燕王在朝廷當家了,那甄家老大算起來,還得是個駙馬呢。”
老程家的也嘆了口氣,羨慕道:“誰說不是呢,先不說甄家老大了,這些年下來,你們瞧瞧甄家的那幾個女娃嫁的,一個個現如今也都是侯爺家,我記得當年是誰說的,二賢被退婚以後定然嫁不好,後來嫁給了搬來咱蜂尾衚衕的張武,有人還笑話來著,說人家住大舅哥的房子,現下如何了,人家不僅後來搬走了,在京師也有了人家的侯爺府宅。”
“可不嘛,連那個莽老三竟然也封了個伯爺,這可是真了不得,哎對了,我想起來了,我記得當年就是老張家的說二賢嫁的不好。”
老張家的一下子就跳了起來,尖銳的聲音響起道:“放屁,二賢那姑娘自小水靈,當年被退婚後,我還琢磨著在我孃家找個侄子討了二賢呢。”
“那就對了,你當年可不就是沒討到二賢,才說人家嫁的差了的嗎。”
一群人頓時又吵吵了起來。
可吵吵著同時,一個個的心裡卻也忍不住的泛酸,她們不由的猜想,當年甄家住在蜂尾衚衕時,若是和甄家早早的定個娃娃親,那這會兒自家在甄老大的拉扯下,是不是也能封個爵位。
她們越這般想,心中越不是滋味。
可這世上總歸沒有後悔藥。
而誰人又能做到未卜先知呢?
……
甄府之中,二賢,四妹五妹,這時也全都聚在家中,她們熱熱鬧鬧的聊著家常,這些年裡,除了燕王府,若說誰家的壓力最大,她們甄家首當其衝。
沒辦法。
她們大哥早早的上了燕王的船,更是娶了燕王的女兒,和燕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她們作為甄武的親妹子,逃不了,也避不開,只能和甄武一樣,被捲進這場靖難之戰中。
若靖難輸了,她們包括她們嫁的人家,誰都好不了。
加上自從靖難起兵後,一直打仗,甚至朝廷兵馬有一次打到了北平城下,她們心中若說沒有壓力,那才是騙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