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武點頭,隨著狗兒走進奉天殿。

殿內朱棣確實在召見官員,甄武小心掃了一眼,發現原來是解縉等人,這對於甄武來說,倒談不上吃驚,他早就知道這些人會隨著朱棣會成長為永樂朝的一代名臣。

這時狗兒已經來到了朱棣的身邊輕聲耳語了兩句。

朱棣抬眼看了一下老老實實站在一旁的甄武,笑了一下,轉眼對著解縉等人道:“行了,之前的奏章政事你等儘快閱覽,凡涉及兵事者,留朕預覽,至於那些曾出策抵禦朕亦或者不尊朕者,你們盡數焚之即可,不必告與朕知。”

說完,朱棣側瞭解縉等人一眼,不陰不陽道:“朕心知,你等定也曾有抗朕的奏章,若是不燒掉,怕你們也睡不好覺。”

解縉等人都是冷汗直冒的慌亂跪下。

然而,這時有一人卻跳了出來道:“稟陛下,其中絕無臣一策。”

這話說出來後,殿中頓時沉默了起來。

氣氛也顯得有幾分尷尬。

就連甄武都納悶的看向那人。

這人是聽不出來朱棣不打算計較這些事嗎?還是以為他這樣說一下,會惹的朱棣高看他一眼?

再者說,他來這麼一手,至解縉等人與何地?

這人怕不是個傻子。

事實也確實如甄武所想,這時候解縉等人簡直恨透了那人。

就連朱棣臉上也浮現上一抹怒容,他冷聲訓斥道:“你以為獨獨你沒有,你便值得得意嗎?食其祿,思其所任之事,天地自古至理,莫不是你以為國家危亡之際,百官無一言,便是好事嗎?”

那人大抵是沒想到朱棣會這麼說,神色立時恐慌的噗通一聲跪了下來。

朱棣見狀沒好氣的嘆了口氣,他站起身來衝著解縉等人解釋道:“朕並非痛恨盡心忠事建文之人,朕只恨那些惡意引誘建文,敗壞祖宗法紀,禍亂朝政之人,你們之前任建文之官,自然該忠與建文,不過現在任朕之官位,自然也該忠心於朕,所以你等有何前事不必刻意隱瞞,朕不是那般小氣之人。”

解縉等人連連磕頭稱頌朱棣。

朱棣一揮手:“行了行了,下去吧。”

解縉等人領命,起身慢慢退去。

等到殿中只剩下朱棣和甄武幾人後,甄武上前拜見朱棣。

朱棣笑著揮手讓甄武不必多禮,隨後開口問道:“最近軍中情況如何?京師附近的兵馬可整頓妥當了?”

“基本上都已經妥善安排好了,只不過淮安的梅殷一直沒有回覆,並未見他卸權回京之舉動,所以卑職打算明日親自去淮安瞧瞧,看看他到底什麼打算。”甄武說道。

朱棣想了想後,搖了搖頭道:“大局已定,他沒別的選擇,你不必去,我會找個更恰當的人勸說他回京,至於你,我另有事情安排。”

甄武看向朱棣。

朱棣臉色幾番變化,似不甘,似動怒,他壓著聲音狠狠道:“自我等入城以來,軍中眾將獨獨不見魏國公等人,前日我曾讓人傳話與他,依舊不見他有擁戴之意,你給我去一趟魏國公府,想法子讓其寫上一封賀表。”

甄武心思轉動,徐達的老部下遍佈全國,而徐輝祖是現在的徐氏掌門人,徐輝祖若是擁戴朱棣,有助於朱棣在全國的收編和穩定,若是徐輝祖不擁戴朱棣,先不說朱棣和徐輝祖的關係,讓朱棣不好處置徐輝祖,便是徐氏派系下的將領,平白也會多了許多心思。

朱棣見甄武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後,便揮手讓甄武下去辦差。

甄武沒有多耽擱,出了皇宮後,徑直的來到了魏國公府。

魏國公府對於甄武等人的到來,入臨大敵,不管是護衛下人,還是徐輝祖的妻兒,都知道徐輝祖一直為難朱棣,並且在朱棣入城後,也不曾有一點示弱之舉。

不過他們如臨大敵歸如臨大敵,在這種局勢下,是一丁點不敢做過激的舉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甄武步入了徐輝祖的書房之中。

書房門窗都是關著的,即便的白日,光線也並不充裕,讓整個房間裡顯得有些灰暗。

徐輝祖坐在書桌後,默然冷眼的看著甄武一步一步的走近,一言不發。

甄武嘆了口氣,俯身拜見道:“見過魏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