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議和,求和,乞和!(上)(第2/3頁)
章節報錯
更何況甄武大機率能確定梅殷不會動。
張玉朱能等人反應過來後,一個個也開口道:“殿下,便長驅揚州,即便梅殷有所動作,我等亦能在梅殷追上我等前,攻下揚州,以阻梅殷。”
“好。”
朱棣站了起來,有力道:“既然如此,眾將整軍南下。”
甄武等人齊聲應是。
……
五月,燕軍兵至泗州,守將周景初毫無抵抗,直接舉城投降。
朱棣抽出了半天時間,帶著朱高煦和甄武去拜謁祖陵,一路上朱棣有些惶恐不安,甄武心中明白,別看朱棣外表上從來都是剛毅的模樣,戰場上也從來不畏生死,可他起兵造反,搶奪侄子天下之事,心中多少也有幾分不敢面見先人的羞愧。
想必這也有幾分他想要避開鳳陽的緣故。
估計是不敢先去皇陵,打算先和祖輩們訴訴委屈,再說其他吧。
果然不出甄武所料。
朱棣剛到祖陵,直接跪下來就委屈的哭了起來:“祖宗在上,定要明察後輩之委屈啊,我被朝中奸臣謀害,幾次差點不幸遭難,幸賴祖宗保佑,今日才得以在陵下拜祭!我本不想起兵反抗,可都是那奸臣不依不饒……”
甄武跪在朱棣身後,很無語的聽著朱棣從頭到尾把他的委屈說了一遍,然後又把周王,湘王等人的事情一股腦的,拉出來說給了朱家祖宗聽,狠狠的給朱允炆上了一番眼藥。
最後,朱棣還哭著說道:“祖宗們在天上,還望多幫我給我父皇解釋解釋,務必要好好勸解勸解我父皇,莫讓他動氣,您們瞧瞧,我把兒子和女婿都帶來了,讓您們也都開心開心。”
朱高煦和甄武連忙拜見。
之後又忙活了一陣後,朱棣才帶著甄武和朱高煦走了出來。
陵下的鄉親父老聽到朱棣來了此處,紛紛出來相見,朱棣感恩他們守護祖陵,大方的賜下一筆的酒肉,好好的慰問了一陣,才讓他們離去。
等到此事畢,燕軍隨即再次急行軍,第二日攻下盱眙,之後朱棣遣吳玉先行去揚州勸降,然後大軍直撲天長。
吳玉與揚州城守將王禮,本就頗有舊情,而且之前也有過暗中聯絡,所以對此行並不憂心。
他出了軍陣後,快馬疾行,不出幾日便到了揚州城下。
而揚州城守將王禮,在之前與吳玉的聯絡中,本就想要謀劃投誠,可沒想到事情敗露,被監察御史王彬發現了他的企圖,隨後王彬聯絡指揮使崇剛,出其不意的把王禮雷霆拿下,關進了大獄之中。
當吳玉打聽到這個狀況後,有些懵了。
他指著王禮辦大事呢,怎麼他人剛到,王禮就被下了大獄。
吳玉心知燕王大軍不能受阻,想了一陣後,一咬牙自作主張的讓人向城內射去飛書,內言,凡綁了王彬投降者,封其三品之官,賞萬錢。
王禮的弟弟本就一直謀算著救王禮,當即借用飛書的厚賞,聯絡了兩個千戶,又花重金收買了王彬身邊人的家眷,百般計劃後,尋了個時機綁了王彬,把王禮放了出來。
等到王禮從監獄出來後,當即把吳玉等人迎進了揚州城,隨後聯絡舊部,一番爭鬥清洗後,把揚州城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這個時候,燕軍剛剛攻下天長。
王禮吳玉等人直接向著天長迎了過去,把揚州城全須全尾的獻給了朱棣。
甄武等眾將頓時大喜。
這一路上的唯一的重城揚州,竟然得來全不費功夫,簡直是猶如天助。
不過說到具體原因,甄武等人多少也明白幾分。
因為燕軍換天的氣勢已成,他們幾次三番的打敗朝廷的大軍,又一路閃電般的打到了這裡,旁人怎麼能不為自己的後路而思量一番。
五月末,燕軍來到揚州城,朱棣分別譴將攻高郵,通州,泰州等城,並讓諸將集結舟船,準備渡江。
高郵,通州,泰州諸城,燕軍兵峰所至,守將皆降,無一抵抗。
又過短短几日後,數之不盡的舟船便橫列長江之上,以待燕軍渡江。
這一番直驅揚州,用時短短不足一月,行軍之快,兵峰之銳,以及諸城望而降之的態勢,讓京城立時感受到一種透不過氣的壓力,彷彿整個京師都清晰的體會到那股鋒銳的兵戈氣息。
這一幕,當真是黑雲壓城城欲摧。
皇宮中的朱允炆,早已不復初登基時的意氣風發,他表面上的那股微溫爾雅的面具,也被徹底的打碎,變的暴躁,敏感,又驚懼。
他這幾日每天一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詢問,燕軍到了何處,期盼著有奇蹟能擋住燕軍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