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對決前夕(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甄武發覺盛庸大軍又快了三分後,忍不住嘆息,這一點說實話有點出乎他所料,他沒想到盛庸真的豁得出去。
這也讓甄武不得不感嘆,盛庸其人真不是一個庸才。
再之後,盛庸的糧道上負責保護的騎軍越來越多,甄武的行動也不再向之前那麼簡單,盡力後的甄武只能遙望東昌方向,期盼朱棣得到資訊後,動作也能夠提上來。
……
這個時候的朱棣,終於也到了東昌城下,他此刻已經收到了甄武送來的信件,心中不由的也有些焦急。
甚至忍不住的吐槽狗孃養的老天爺,連續幾日下雨,阻他的路,壞他的大事。
可事已至此,他也只有抓緊一切時間來攻城。
於是,朱棣當夜便召集張玉等人商討起攻城事項。
至於東昌城的徐凱,他之前一直在四川,朱允炆上位後才被調到臨清駐防運河,所以此刻徐凱手上雖然兵力不少,但大多不是他的嫡系兵馬,他即便有心直接投了朱棣,但也根本沒把握帶著所有人一起投降。
而朱棣既然想打所有士卒的注意,那他就不得不和朱棣打上一場。
此刻,徐凱在心裡琢磨著他的部下,哪些人有意投降朱棣,哪些人鐵定不會投降,而哪些人又是無所謂的兩面派。
他只有琢磨透這些,才好安排防務,讓該死的死在大戰中,再讓容易勸降的活下來。
隨著時間流逝,很快第二天就到來了。
朱棣他們生火造飯,讓士卒們吃了個飽後,便開始轟轟烈烈的攻城,這一戰朱棣因為知曉他的時間不多,所以直接親率大軍攻城。
東昌城的抵抗力量之大,有些出乎朱棣的所料,雙方一直戰到下午,隨著城內突然升起的一股騷亂,朱棣他們才破城而入。
這一戰朱棣,朱高煦,朱能,張玉等都上陣肉搏,斬殺了近萬餘人才把整個東昌城控制在手中。
徐凱沒有意外直接便降了。
他早就演煩了。
而剩下的都指揮們,像程暹,俞琪、趙滸、胡原、李英等人卻一個個糾結的厲害,朱棣想要他們手上的兵,自然好言相勸,只不過這些人大多顧慮重重。
這一點其實朱棣也理解他們,同樣也不想為難他們。
到最後,朱棣想了個法子。
只要他們乖乖的交出兵權,讓他們旗下士卒心甘情願給朱棣賣命,朱棣便承諾把他們送往北平,作壁上觀。
意思很明顯。
若是朱棣贏了,他們有功。
若是朱棣輸了,到時候隨便他們怎麼和朱允炆狡辯,不管是說受到朱棣脅迫也好,還是被朱棣扣押在北平也罷,一切都隨他們。
這法子一出,這些人頓時全部倒戈,紛紛承諾願意配合朱棣。
畢竟誰願意打這種仗。
叔侄倆搶皇位,和他們有個毛的關係,他們憑什麼打生打死的。
更何況朱棣還是他們徐老大的女婿,朱允炆又是哪個?和他們關係很好嘛?他們要不是怕身上的職位被朱允炆擼掉,他們連戰場都不想來。
再說,現下朱棣又出了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他們不同意才見鬼了,所以一個個開心的甚至在商量著到北平後去哪喝一杯,去哪打打獵。
當然此刻有人歡喜就有人愁。
這些人都被朱棣活捉在了東昌城,可有些人卻趁亂突圍了出來,比如東昌衛指揮使張璞,以及高唐衛指揮使趙廣。
兩人突圍後,率著殘軍一路南下,路上兩人心事重重的聊著天。
趙廣開口道:“萬萬沒有想到,局勢逆轉的這麼快,我看燕王已成氣候,之後皇上再想對付怕是難了。”
張璞沒有說話,重重的嘆了口氣。
趙廣突然反應過來:“對了張兄,你這樣逃出來,你家裡人怎麼辦?”
張璞回望了一眼住了許多年的東昌城,收回眼神後,開口道:“說實話,我早就覺得山東不安穩,所以早早便把一家人安排到了山腳下的一座莊子裡,所以她們倒是無妨。”
說到這裡,張璞話鋒一轉道:“趙兄,咱們相識多年,也一直並肩作戰,接下來不知你有何打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