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城丟了!

朱允炆得到訊息後,坐在書房裡腦海中一直迴盪著這句話,他哪怕再不知戰事,也知道濟南城是何等的重要。

他不明白,大軍為什麼會一敗再敗,敗到連濟南城都保不下來。

他也想不通這一切。

是他的將少,還是糧少?

他明明調集了比朱棣高出數倍的兵力,也籌集了如山一般的糧草和器械,為什麼還會敗?!

而朱棣憑什麼可以用一座小小的北平城,發展到如今的地步。

朱允炆心中莫名燒起一股妒忌的火。

朱棣給予他的挫敗感,讓他回想到他小時候他的那幾位年長叔叔看他的眼神,在他們心中他就是一個庶子,哪怕他母親被扶正,他也是一個沒有一點根基的庶子。

秦王,晉王,燕王,周王…

他們高傲,仗著太祖親子的身份,仗著他父親的寬容,肆無忌憚的展現著他們的才學和武功,在他們最風華正茂的年紀裡春風得意。

可他呢?

對比起他的那些叔叔們,他哪裡像一個皇室子弟。

旁人都說朱允熥活的小心翼翼,但是他又何嘗不是如此。

他本以為等到他登基為帝,一切事情木成舟,生米熟後就會好起來,可為什麼還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書房裡,齊泰和黃子澄的爭論聲吵的朱允炆頭疼,這讓本就煩躁的他忍不住開始釋放他憤怒的情緒。

“你們還有什麼臉面吵,當初不是你們說的嗎,大軍以勢壓之,區區燕藩一戰即可功成,可現在呢?燕軍不僅打出了北平府,還打到了濟南,接下來是不是淮安也要丟,要不要把我的京師也給了燕軍?!”

朱允炆斥責的聲音在書房中響起。

彷彿迴盪著久久不消。

齊泰和黃子澄立時不敢再爭論,連帶著一旁沉默的方孝孺,齊齊慌亂的跪了下來。

黃子澄連忙道:“陛下息怒,還請陛下息怒。”

“你讓我怎麼息怒?!”朱允炆瞪著跪地的黃子澄三人:“一敗再敗,被人打到這種境地,我如何能不怒。”

黃子澄再次開口道:“陛下,現下局面雖一時受挫,但燕軍根基不穩,兵員不多,定無力進取,而我們雖然新敗,但仍可聚兵幾十萬,更何況現在兗州有盛庸,東昌有徐凱,正定有吳傑,平安也周旋在燕軍後方,只要咱們再鼓士氣,定然可以重新奪回濟南城,甚至可以直接在濟南城擒拿了朱棣。”

說到這裡,黃子澄還重重道:“陛下,現在不管如何生氣都於事無補,當務之急,是要重新選將,奪回濟南。”

朱允炆呼哧呼哧喘著粗氣,他雖然不喜歡朱棣,甚至很討厭給他惹來這麼大麻煩的朱棣,但是他不得不承認朱棣的能力,他深深的看著黃子澄,看了一會兒後,還是難以抵擋心中的憂慮,糾結的開口道:“若是和燕王議和,讓他迴歸北平,可否?”

削藩堅定三人組,一時間齊齊抬頭看向朱允炆,把朱允炆看的都有些慌亂。

方孝孺堅定道:“陛下,咱們現在的大軍雖然敗潰,可依然都在山東,河北等地,收攏起來並不難,可殿下若是議和,讓大軍一散,再聚可就難了,到時候燕王若有不軌,誰來阻之?”

朱允炆一愣,想到這點後,他煩躁的錘了一下桌子。

“那依你們之見,現下該如何是好?”

“依臣之見,可重用盛庸,濟南城雖丟,可盛庸在濟南城守城階段,表現不俗,陛下一方面可令他收攏潰軍,另一方面從淮安京師增兵給他,讓他聯合徐凱,吳傑,平安等人再戰燕軍。”黃子澄建議道。

再戰?

可以。

但…

朱允炆質疑的幽幽道:“若是盛庸再敗呢?”

這話落進黃子澄的耳中,黃子澄眼中有些驚疑。

朱允炆竟然懷疑他的決策了。

這讓黃子澄心中一時慌亂起來,甚至來不及去考慮若是盛庸敗了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而是條件反射的想要給予朱允炆信心,讓朱允炆再次信任他。

“陛下何必這般憂慮,陛下擁有全國百萬之兵馬,先不說盛庸不會敗,即便盛庸敗了又如何,江南頃刻可再聚幾十萬兵馬入淮安,燕軍即便再能打,難道還能一直勝下去?可燕軍只要敗一次,這天下將再無燕王,而太祖諸子誰也不會再擋陛下的削藩之策,我建文一朝定會明耀古今,陛下亦會被千古稱頌。”

這話語中彷彿帶著一些蠱惑人心的味道。

朱允炆好似看到了他被人稱為千古一帝的場面。